東和紡織 三大主題亮相

東和紡織董事長蔡淑櫻表示,東和紡織不僅展示創新技術與環保理念,更向全球傳遞「從機能到永續」的品牌承諾。圖/李水蓮

創立於1953年的東和紡織,2025臺北紡織展(TITAS) 以「國際認證×工業堆肥×可降解素材、低溫可染×高效節能、農廢再生×循環經濟」三大主題亮相,展現從材料源頭到製程優化的完整實力,迴應全球品牌對機能與永續並重的趨勢。

在董事長蔡淑櫻的引領下,以「全方位機能性短纖紡織專家」爲市場定位,團隊長期投入研發,並以大數據驅動製程優化,現已累積3,000筆以上的特殊紗線配方與參數,建置「可追溯生產履歷」與「智慧化生產管理」,確保配方準確與品質一致性。

公司深耕「功能性短纖紗線」,專精於多元混紡及長短纖複合技術,涵蓋 吸溼排汗、溫控調節、除臭抑菌、抗紫外線、親膚舒適、耐用度等關鍵機能,應用領域橫跨運動瑜伽、登山野營、特殊防護、高爾夫服飾、母嬰親膚衣料、寵物用品 等多元市場。

在永續材料面向,除了選用純淨天然纖維,也積極導入回收羊毛、回收尼龍、海廢回收料,並拓展 農業廢棄物再生(如鳳梨葉、香蕉莖、蚵殼及魚鱗)等,打造高附加價值的環保機能紗。同時,公司通過GRS、GOTS、OCS、RWS、USCTP、BCI等國際公認認證,以數據與合規支撐品牌端的材料選擇及ESG承諾。

東和紡織開發永續環保紗,聚焦「能耗更少、體驗更好」,展出三大亮點,成爲全場焦點。包括:一、國際認證×工業堆肥×可降解素材:獨家官方正式引進臺灣且具國際認證之工業堆肥等級纖維,兼顧機能表現與循環思維,協助品牌縮短永續材料導入時程。二、低溫可染×高效節能:低溫染整配方,降低染整能耗與碳排,同步維持色牢度、與手感,爲「高效率量產」與「低環境負荷」取得平衡。三、農廢再生×循環經濟:以農業剩材爲纖維來源,從紗線端實踐資源再生與減廢,建立可被消費者理解與信任的循環敘事。東和紡織可支援小量快速開發與穩定大量生產,並透過全球化原料網絡與協作使供應鏈遍佈全球,讓創新配方不僅停留在實驗室,持續提升研發能力,協助品牌與產業鏈縮短開發週期,並打造符合全球趨勢的永續供應鏈。

從紗線開始,紡出機能與永續的未來。東和紡織期待與國內外品牌、紡織產業鏈與設計單位共同探索材料創新的更多可能,也邀請消費者走近紗線、走進日常,一起將循環與美感應用在生活上。更多資訊與合作洽詢,請造訪官網:www.tungho.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