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岸東河沙灘出現眾多「這生物」 專家提醒很毒別碰觸
東河鄉七裡溪出海口發現沙灘上出現大量僧帽水母,專家提醒毒性很強,即使已經死亡也不要觸碰。圖/讀者提供
臺東東河鄉出海口處沙灘近日出現大量水母,經專家判斷爲僧帽水母,因爲擱淺死亡後毒性不減,專家提醒遊客不要觸碰。縣府農業處表示,今天相關單位巡視該處沙灘已無發現水母蹤跡,可能被海浪帶走,已通報海保署工作站進行監控,提醒遊客提高警覺。
一名女遊客27日在七裡溪出海口發現沙灘上出現大量僧帽水母,數量十分龐大,乍看之下以爲是魚線,試圖伸手去拉扯,所幸同行友人告知可能有毒而縮手。遊客將照片上網發佈,提醒居民與遊客注意。
農業部水產試驗所東部海洋生物研究中心表示,僧帽水母是標浮在海上的生物,通常是被風吹上岸,東北季風來臨時會出現類似情況,近日因風向關係出現在東海岸,它算是一種羣聚生物,由個體組合而成像水母的生物,屬於腔腸動物。
專家也提醒,僧帽水母觸鬚很毒,若被螫傷,傷口會出現紅腫、起水泡,甚至會有麻痹感覺,一定要送醫,否則相當危險。
海巡署今天派員視察已無發現水母蹤跡。縣府農業處指出,沙灘上出現僧帽水母非農業處畜保科管理權責,縣府通報海保署第十工作站保持監控。
東河鄉七裡溪出海口發現沙灘上出現大量僧帽水母,專家提醒毒性很強,即使已經死亡也不要觸碰。圖/讀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