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破》改編爭議的背後,是劉忻的無能,和陳麗君的“懦弱”
《浪姐》真的是一期一個罵人指標,之前有戚薇包攬人氣前三惹衆怒,後又有何潔甩臉尚雯婕低情商。
如今,這口鍋扣到了音樂總監趙兆的身上,題目就是職場霸凌冷暴力。
究竟是怎麼回事兒呢?
這得從第五次公演說起。
劉忻、陳麗君先後加入何潔隊,兩人合作完成雙人曲目《東風破》。
剛拿到歌沒多久,陳麗君就提出想要多一些戲曲的元素,詞可以用原詞,但是改用戲腔來唱。
趙兆讓她現場演示了一段,效果不錯,節目組欣然同意加入戲曲的元素。
至於具體的呈現效果,需要改編出來後再做決定。
可以說,第一次企劃會議,大家其樂融融。
臨走前,趙兆還友情提了個醒,建議她們別大改,改多了擔心觀衆接受不了,最好改個別字,旋律別改多了。
小考任務發佈,《東風破》組緊急加班。
陳麗君有點擔心,說兩人還沒合唱過,尤其是最開始引子的部分還沒弄,她擔心演唱效果。
劉忻就比較淡定,她覺得最主要的是演唱的部分,前面引子沒弄也沒關係。
後來,趙兆到排練室,聽了她們倆錄的demo,雙方爆發了第一次衝突。
趙兆覺得主旋律不明顯,觀衆聽不出來,建議還是劉忻唱主旋律,陳麗君穿插一些戲腔在裡面。
他的想法很簡單,最起碼在前面部分,劉忻多唱一點,保留原曲的旋律,先讓觀衆入戲,後面陳麗君再加入。
劉忻不樂意了,她覺得這是她倆的合作曲,這樣等同於她來主唱,陳麗君給自己合了個聲。
不得不說,劉忻的出發點是好的,也很敢說,彈幕上對於她這種積極爭取的做法也是誇獎的多。
其實,兩個人都是爲了最終的效果好,爭議點在表達方式上。
劉忻問了問音樂老師,如果前面陳麗君唱“一曲東風破”,會聽不出來原曲嗎?
得到否定回答的時候,劉忻明顯愣了一下。
趙兆抓緊機會,再次強調他擔心改太多。
可這個時候的劉忻多少有點鑽牛角尖了,對於兩位專業音樂人的意見置若罔聞,堅持自己的意見。
最後,還是陳麗君出來打圓場。
她建議開場劉忻先唱主旋律,最起碼讓主旋律出現一次,自己後面再唱戲腔,這樣觀衆也能聽得明白。
劉忻欣然接納了陳麗君的建議。
正式小考,怎麼說呢,慘絕人寰。
前半段剛開始,就被陳麗君的戲腔吸引,確實很有韻味很動人。
但是穿插着劉忻的唸白,調太低,被完全壓制住了。
最後一段合唱,也是兩個聲音、兩種唱腔穿插着亂飛,聽得人耳朵直打架。
果然,小考結束,趙兆就提出了《東風破》的演唱問題。
得虧是好幾季度《浪姐》鍛煉出來的,趙兆的話說得非常有水平。
明明是給出的專業建議,結果說的像是請求,把自己放在足夠低的位置。
這個建議呢,直接被《東風破》的兩位姐姐pass掉了,她們堅持自己的意見。
而第二個建議,是陳麗君在副歌的時候總是一句“一曲東風破”,重複得太多,可以考慮唱一些別的詞,這點倒是被接納了。
到了正式彩排的時候,彈幕上有兩種聲音,一種呢是誇唱得好,另一種呢是說不搭,就像三公的《下雨天》變成了《雷陣雨》。
趙兆聽完之後,先是誇,說基本上挺好的,但有小問題,和聲在打架。
劉忻直接回了一句“好聽就行。”
趙兆當時就有點無語了,但還是耐着性子解釋,關鍵是不好聽。
兩個人現場調了調,發現還是不行,趙兆建議最後一段就別和聲了,直接由劉忻唱主旋律。
趙兆的理由是,前面戲腔的部分已經撲得足夠多了,最後一段與其這樣兩種聲音打架,倒不如劉忻唱主旋律,還能讓觀衆有一個共鳴感,原來這是曾經大家喜歡的《東風破》。
劉忻很固執,她堅持要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自己想要表達的內容。
老師也不好意思直接回答,只能委婉表態“看怎麼界定這個問題。”
這次,輪到趙兆妥協,他不再堅持讓劉忻唱最後一段主旋律,劉忻也說可以按照節目組給的調來改。
雙方暫時達成和解。
好不容易劉忻唱完,節目組也定了,就按照她唱的這個調來。
可這個時候,劉忻又不依了,說這樣雖然不打架,但是又有好幾個重合在一起的地方。
氣氛一度尷尬到0度,趙兆的耐心也終於消磨殆盡,最終留下那一句“那你們就愛怎麼地怎麼地吧”。
站在姐姐們的角度,她們有自己想要表達的內容,有自己喜歡的表達方式,這無可厚非。
可是站在節目組的角度,你想要加戲腔,我加了,你想要和聲,和了,他們一而再再而三的
退讓,可是彩排的效果並不好。
最終的舞臺呈現上,陳麗君的表現相當驚豔,讓觀衆見識到了越劇的魅力。
可是劉忻的唸白真的太減分了,完全沒有和陳麗君的戲腔融合,反而一直拖後腿。
前半段有一種很強烈的割裂感,一會兒被陳麗君悠揚的戲腔帶着在天上飛,一會兒又被劉忻的唸白拿着拖把在地上摩擦,一會兒上天一會兒入地的,真的很折磨人。
好不容易到了中段,劉忻好好唱了一會兒副歌,還不錯,可沒多久又切換成低沉的唸白模式。
陳麗君的戲腔本就音韻悠揚,聲調高,轉音多,穿透力極強。
誰曾想,下一秒又是劉忻平平無奇的詩朗誦,直接切斷了戲腔好不容易營造出來的空靈感。
最後的和聲部分,也真的像趙兆說的一樣,兩種聲音一直在打架,吵得我耳朵疼。
這首歌最後得分903,並不意外,兩位人氣選手合作,分數想不高都難。
相比之下,《問風》的聽感好得多,《東風破》更多贏在觀感上,陳麗君的小生扮相很加分,水袖、轉身等多種戲曲元素的設計,讓這首歌的可看性更強。
就像趙兆曾經擔心的那樣,一旦觀衆沒有看視頻,只是單純聽音頻文件,就會少了很多現場感。
這首歌曲改編從音樂傳播的角度來看,並不是一個優秀的作品。
回顧整個過程,不得不共情打工人趙兆,不止一次放低姿態苦口婆心給建議,結果人家愣是不聽。
好不容易舞臺結束了,以爲告一段落,結果又被粉絲口誅筆伐,說自己職場霸凌,欺負兩位姐姐,真是有口難辯。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這首歌的改編是陳麗君主導的,她想要多一些戲曲元素的表達,結果對外衝殺爭取的一直是劉忻。
真正的主角在這場話語權爭奪戰中好像隱身了,除了排練時陳麗君主動打圓場,其他爭執的時刻,她都像是個隱形人。
這又不得不提到陳麗君的性格問題,不同於舞臺上乾脆利落的小生,她本人的個性是相當溫吞的,甚至是懦弱。
她不敢拒絕別人,也不敢面對衝突。
當初在戚薇隊,戚薇讓她唱英語高音,她明明不樂意,結果還是硬着頭皮上。
後來五公組隊,三位隊長爭着要她,而她呢,遲遲不表態,左右糾結,讓喬伊絲、朱丹被晾在座位上好長時間。
這次,雖然是劉忻和趙兆的爭執,但核心還是在她那兒,她們爭的是表演方式,是戲腔表現的多少,是演出的決定權。
陳麗君作爲核心人物,在衝突的時候不敢說話,不敢表態,只會嚇得瑟瑟發抖,左一眼右一眼看着爭執的兩個人。
我承認,她的專業能力確實很強,但個性確實不討喜,太被動,太猶豫,太窩囊,看得人火大。
劉忻呢,又是一個火爆脾氣,一點就着,人也是固執得可以。
這首《東風破》的改編,雖然核心是展示陳麗君的越劇功底,但是具體的流程和呈現一直都是由劉忻來操刀的。
這首歌最後成那個樣子,劉忻要負很大的責任,簡單來說就是專業能力不夠硬,才華無法撐起野心。
大概是因爲沒有看過當年那一屆《超女》,對於劉忻的高人氣我也一直不太理解。
一公的時候,她靠着一首甜歌,莫名其妙成了人氣第一,選人的時候也不管前隊友,直接牽起郭碧婷就走。
三公雙人綁定也是,張予曦一對眼神就離開,留下隊友苗苗、郭碧婷愣在原地。
在爲人處世方面,劉忻一直挺幼稚的,她習慣跟着當下的感覺走,往好了說是率性自由,往壞了說就是幼稚、不考慮他人感受。
這次和趙兆的爭執也是,好幾次趙兆都放低了姿態,儘量以最柔和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意見。
可是劉忻呢,一聽到說自己改編不好的就開始炸毛,上情緒,然後一通直懟,搞得大家下不來臺,最後不歡而散。
同樣一件事,如果換成戚薇、蔡文靜,或者陳昊宇、萬妮達,哪怕是尚雯婕,也不會最後吵成這個樣子。
說到底,還是劉忻能力不夠,又固執己見,再加上個不敢直面衝突的陳麗君,爭執纔會被放大,最後成了一場鬧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