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測控打造整體解決方案 搶佔智能礦山“C位”
沿鴨綠江畔,遼寧丹東市區商業樓宇林立,可謂城市C位。丹東東方測控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就坐落在這個寸土寸金的地方。“我們要以領先技術配得起‘C位’。”東方測控黨委書記王愛軍說。
一家企業能集機器人、無人駕駛等若干人工智能技術於一身,是個啥場面?仲夏時節,記者在東方測控展廳內目睹了這般“濃縮的創新”:一個礦山沙盤,融合了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5G等先進技術,井下有無人巡檢+作業,礦坑內有無人駕駛的礦車在奔忙,頭頂還有四處巡視的智能巡檢機器人實時反饋信息……智能化礦山的願景,在這裡一個個落地生根。
“東方測控是爲全球金屬礦山、煤礦、水泥、電力、石化及其上下游提供智能礦山、智能工廠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自主技術全覆蓋,牽頭起草併發布了國家智能礦山行業標準,在全球設計、實施了400多個大型選礦自動化項目。”東方測控智能礦山設計研究院院長呂濤介紹。今年,工業和信息化部公佈第一批先進適用技術名單,東方測控成爲智能礦山行業唯一攜整體方案入選的企業。
抓住痛點
“礦山安全能不能從事故末端善後向事前預防轉變?危險崗位能不能無人化?”東方測控的初心,源於對礦山行業痛點的前瞻洞察。“遙想30年前準備切入智能礦山賽道時,國內智能礦山的概念還遠未成型。即使勉強籌措資金引進自動化設備,也常陷入買得貴用不起的尷尬境地。對於那些想要進行改造升級的企業來說,更是遙不可及。”東方測控董事長包良清說,中國礦山企業想要發展智能化,必須實現自主創新,必須有更加符合國內礦山企業實際需求的本土化方案。
懷揣理想,東方測控開啓礦山智能化領域的探索征程。包良清認爲,智能礦山建設將重構重塑現有礦山生產方式和安全基礎,顯著提高礦山管理效率和生產效益,將從根本上提升礦業工人的安全感、幸福感。
“我們從選礦自動化切入市場。”王愛軍說,東方測控接的第一單是鞍鋼弓長嶺選礦廠的自動化項目。礦磨機給礦量、給水量怎麼配比完全靠工人經驗,效率低、能耗高、質量還不穩定。公司研發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磨礦優化控制系統,實現磨機給礦量、給水量的精準控制,降低工人的勞動強度,穩定精礦指標,提高金屬回收率,大大提高選礦廠的經濟效益。這一“實戰”,爲東方測控贏得行業聲譽。
突圍,是在進口設備幾乎壟斷的鐵桶中“撕開口子”。包良清說,東方測控主打一張王牌——厚植礦山智能化的“中國根系”,爲用戶量身定製。這張王牌對準了進口設備的“軟肋”:價格昂貴,技術服務響應遲緩,還經常“水土不服”。比如,國內鐵礦採選需要更加精細精準,不像國外很多高品位的鐵礦採選那般容易,礦業智能採選不能靠進口“一招鮮吃遍天”,必須“一企一策”。
圍繞企業實際需求及應用場景開展個性化研發,東方測控組建超過百人的多專業研發團隊,爲企業“把脈問診”,現場解決儀器安裝、在線取樣等系統性問題,實現感知技術與控制系統的配套協作,全面保障測控系統實際應用效果及後續升級需求。
技術突破
贏得競爭,不能跟跑,而是要在覈心領域跑在前面。王愛軍介紹,核心技術根深葉茂在於掌握研發主動權,東方測控多年來悉心招攬人才,鼓勵科技員工持股,並引進戰略投資者,推動公司實現快速發展。公司1300餘名員工中,碩士及博士200餘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待遇的專家、教授級高級工程師30餘人。
同時,公司每年將近8%的銷售收入投入研發,建立了工業自動化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丹東分中心、特邀院士工作站等多個高水平研發平臺,並鼓勵研發人員大膽創新、允許失敗。
方向堅定,投入舍得,拳頭產品亦接踵而來。東方測控自主研發的露天礦車輛智能調度系統已在國內50餘個大中型露天礦山成功應用。公司先後完成30多項國家重大科研攻關及產業化示範項目,擁有專利200餘件,獲得各級科技獎項100餘項。
圍繞礦業高危痛點開闢“無人採礦”技術藍海,是東方測控深耕創新之舉。針對傳統井下采礦作業環境惡劣、安全事故頻發、招工難突出等行業痛點,公司自主研發三維數字採礦工程軟件、數智工廠綜管平臺等系統,能夠適應井下複雜環境,實現鏟運機、電機車等設備自主運行,大幅降低井下作業人員數量,推動採礦作業方式從“工人下井”向“遠程操控”“無人採礦”轉變。
目前,東方測控智能礦山解決方案已經實現從地質資源管理、採礦優化設計、原料檢測、採選生產控制、設備資產優化、生產綜合管控到數據分析與智能決策全體系貫通。在有色金屬礦山領域,公司與西部礦業集團西藏玉龍銅礦和錫鐵山鉛鋅礦、江銅集團德興銅礦、紫金礦業集團西藏巨龍銅業等多個礦山合作,打造衆多智能礦山先進典型案例。
智能感知、智能裝備、AI大模型控制和智慧管理等一系列核心技術突破,助力東方測控在礦山、選煤、水泥等領域打造多個具有世界先進甚至領先水平的智能礦山、智能工廠項目。
走向海外
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東方測控深知,雖然深耕國內智能化礦山領域已經取得不錯的成績,但在海外影響力依然有限。
“走出去不能靠‘內卷’的價格戰,拿出高效的中國方案還是要回歸技術。”王愛軍說,東方測控在國際中標項目中亮出自己的看家本領。比如,應用數字礦山、自動化控制等領域核心技術,公司提供的整體解決方案可以實現礦山生產的高效、安全和智能化運營。國外某火電企業首次從中國批量進口的高端在線煤質分析設備,是由東方測控提供的。“公司的方案彌補用戶在感知分析方面的不足,全面提升用戶煤質管理和控制水平,爲其創造可觀的經濟效益。”王愛軍說。
在國際礦業大會上,東方測控展示的智能巡檢機器人、超聲波在線粒度儀等智能化設備吸引了衆多國際客戶的關注。“能否成功走出去,是國際較量的試金石。”東方測控市場發展部部長時明明告訴記者,全鏈條技術創新模式,使得公司能夠爲客戶提供從規劃設計到實施運維的一站式服務,大幅增強國際市場競爭力。近年來,公司承接的海外項目逐年增加,智能化設備進入多個國家市場。
“智能礦山是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與傳統礦山生產深度融合的成果,是礦業綠色、安全、高效發展的保障,是全球礦業發展的大勢所趨。我們要抓住大趨勢,專注小賽道,才能行穩致遠。”包良清說。(經濟日報記者 孫潛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