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定期定額指數就贏過很多人!三明治先生:無倒閉風險…下跌反而是好買點

從22000跌到17000,再噴上27000,指數投資人全程不用預測行情,靠定期定額就能穩穩賺進漲幅。本報資料照片

只要你懂定期定額指數,其實已經贏過很多人了。

最近特別有感,臺股加權指數4月從22000跌到17000,誰在那時就想得到臺股可以上27000,但定期定額指數投資人沒想那麼多,反而可以賺到這一整段的錢。

個股的投資人隨時都要盯着盤面,像是甲骨文公司昨天公佈毛利低得嚇人,帶動了整體美股一起下去,今天台股會開低走高還是繼續下跌沒人知道,只能見機行事。

但指數投資人完全可以不管這些波動,因爲指數不會有倒閉下市的風險,下跌以後反而是更好的買點。

指數先漲上來其實對資產累積是不利的,最好在投資早期先經歷熊市,讓你的股數能快速增加,等股市噴發出去時就能開心數錢。

但不可否認,看着自己帳上的ETF大漲也是很開心,能慢慢迎向自己的第一個50萬、100萬的感覺更是美妙,所以前期股市大漲也是挺不錯的。

所以對指數投資人來說,不管漲或跌都有值得開心的事,而且要做的事情是相同的:定期定額指數就已經足夠了。

個股投資人這時可能要猜測明天、收盤甚至5分鐘後會漲還是跌,手中的個股要賣還是留,而且每一個判斷都有對或錯兩種可能,而人性會放大錯誤的部分,例如漲了100%的股票賣飛了,少賺了後面2根漲停通常還是會扼腕不已。

更重要的是,指數投資給了一般人一個可以存放大資金的去處,試想你平常資金只有100萬,突然拿到一筆500萬的資金可以投資,可能是中樂透、拿到遺產或是公司獎金之類的,這時你會怎麼投資。

如果你平常投資個股,未必敢直接加碼從100萬變600萬吧,而且金額變大後心態也會改變,或許操作方式也得隨之改變。

但如果你懂投資指數長期不會虧損的道理,你可以把資金穩穩泊在指數部位裡,不需要照顧也不用擔心,它就可以自己長大。

上面講的是被動得來的大筆資金,這可遇不可求,但如果你有能力去借到一大筆資金,例如房屋增貸,或是買房時家裡贊助你比較多錢,你可以考慮少繳一點頭期款,其餘的錢拿去投資等等。

懂指數投資的人就不會擔心這種長期負債太多的問題,而且不要小看指數投資的威力,如果你能擠出200萬的資金,即使計入貸款的利息以及通膨,30年後指數報酬就足以讓它翻4倍變成約800萬。

所以指數投資人也有努力加速財富累積的方式,那就是找尋安全的長期負債,只要這筆負債不太會突然被收回去,利率算是合理,年限又夠長,那就可以成爲財富加速成長的利器。

假設突然房屋增貸了300萬,理論上現在投入指數也沒問題,因爲沒人知道接下來是漲還是跌,而且長期來看影響不大。

但實務上我會選擇先緩一緩,反正這些錢是錦上添花,就算股價漲上去再也不回頭,大不了把錢還一還,定期定額指數仍然可以達成我的財務目標。

◎本文內容已獲 三明治先生的理財筆記 授權,原文出處於此;未經同意禁止取用轉載。

※免責聲明:本文僅爲個人觀點與紀錄,而非建議。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詳閱公開說明書,自負盈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