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大互聯網網民公約
【視頻屢發屢飛。只好發個文字版的。底線公約,底線認知,提升網絡文明水位的,爲什麼不讓發呢?我且問你】
爲什麼說東大呢?
因爲西大、川大,都不需要。對人家已是常識,空氣,與底線。
對我們卻還是高標。
1.雖然言論是有邊界的,但言論自由是至上的,而且邊界不是由你來界定的。
2.你可以不同意他人的觀點,但須捍衛他人發表觀點的權利,他人發表觀點的權利,等同於你發表觀點的權利。他喪失了這種權利,等於你喪失這種權利。地主變窮,你只會更窮;知識分子不說話,你只能更傻。
3.聲音的市場,等同於你天天上的超市。你知道超市裡商品豐富,提升的是你的物質生活,但你卻偏偏容不得聲音市場裡觀點的豐富。你是什麼時候起,只能聽單一的聲音呢?超市裡的商品,貴在你有選擇權,不喜歡的不買即可。你用不着舉報吧,用不着消滅吧。但聲音的市場裡,爲什麼自己不喜歡的,要捂嘴,用消滅呢?一個物質食糧,一個精神食糧,不應該遵循同樣的原則麼?物質世界裡,你能想像麪條萬歲,麪包萬惡嗎?但爲什麼精神世界裡,你就代表正義,別人就代表邪惡呢?
4.按人類本性,聽見沒聽說過的觀點,要本能的興奮好奇,想知道爲什麼。你爲什麼變成了本能的恐懼,並且第一反應是舉報呢?是遠古的文字獄,還是遠古的連坐法,讓你把潛意識裡的恐懼,轉化爲行動上的舉報呢?你不是害怕他的觀點,你是害怕自己不舉報,不足以自保。你這種遠古的恐懼,你自己都不知道吧。
5.別人提供新的材料,新的觀點,新的方法論,給你新的視界,新的天窗,按人類本性,你本應該是感恩,結果你恩將仇報,你是什麼時候變得這樣子又蠢又壞而不自知呢?
6.主體意識、配得感是關鍵的兩個指標。公民批評官衙,是僕人批評主人,是民權監督公權;知識分子評議公共事件,是知識分義的天職與義務。是什麼讓你喪失了主體意識,是什麼讓你覺得你不配做這主人與公民,是什麼讓你好意思去僕人面前舉報別的主人不忠於僕人?主人批評了僕人,主人就大逆不道了,公民監督了公權,公民就影響社會安定了?知識分子行使了公共關懷,知識分子就是要造反了?別說配做主人,配做公民了,你配做人麼?做人的尊嚴,不要麼?什麼叫人的尊嚴,那隻能是獨立精神,自由思想。做大寫的人,做堂堂正正的人,而不是做小人,做匍匐在地上的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