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角6.0地震 龜山島離震央最近震度卻只有1級 專家解釋了

27日晚間地震,震央位在本島和龜山島之間,有網友疑惑,爲何龜山島離最近,震度卻只有1級。(圖/中央氣象署提供)

27日晚間9:11,宜蘭近海發生規模6.0地震,導致整個北部天搖地動,罕見的震央也引起網友議論。有網友發現,明明龜山島離震央最近,但震度卻只有一級,好奇到底是怎麼回事,對此專家表示,有3個可能的原因。

由臺灣地震科學中心首席科學家、中央大學地球科學系教授馬國鳳與臺大海洋研究所碩士「科普作家」潘昌志共同成立的地震科普粉專「震識:那些你想知道的震事」表示,這次地震北部人有特別明顯的感受,其中甚至有部分人感覺到二次震動,國家級警報也正好夾在P波(縱波)與S波(橫波)之間。雖然震央定在宜蘭外海,但考量深度,幾乎可說是直下型地震的感受。好在規模、震度都不算太大。

氣象署曾指出,地震發生於地表之下,當地震波傳遞至我們所在的地表時, 若是以「垂直震動」的表現爲主,爲跑得比較快的是P波,若是以「水平搖晃」的表現爲主,則爲比較晚到的S波,由於P波在地殼的傳播速度(秒速5至8公里)比S波(秒速3至4公里)快,因此一般來說感受到的地震都會是先上下、後左右,後者的晃度幅度大,也往往是釀成重大災情的主因。

有網友則詢問,爲何龜山島最接近震央,結果震度才1級,認爲有探究的價值。對此粉專迴應,可能原因有3個,第一,龜山島是安山岩質,和沉積岩相較之下比較不會放大。第二,如果是隱沒帶地震,主要地震波能量和傳遞方向,垂直地表方向可能也不是最大傳遞方向,因此向南一點也合理。第三則是,臺北盆地地形的場址效應,也會放大地震的幅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