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保險/富邦重大傷病險一次給付靈活調度 生病醫療有保障
富邦人壽富鴻通訊處業務經理林東慶。林東慶/提供
全民健保上路至今滿30年,拜科技與醫藥進步延長壽命,卻未能延長健康,重大傷病卡領證數約增5倍,家戶自費醫療佔比成長6成,而臺灣的「癌症時鐘」已快轉至每4分2秒就有一人罹癌,同時癌症也已連續42年蟬聯國人十大死因之首,因此近年來重大傷病險越來越受到保戶重視。富邦人壽富鴻通訊處業務經理林東慶分享過往經驗,提出民衆在「醫療前中後」三個不同階段以及不同年齡,如何配置規劃重大傷病險,提高自身保障。
根據臺灣癌症基金會「2023臺灣癌症家庭照護負擔大調查」顯示,癌友自費醫療比率達64%,約66%自費藥物負擔在30萬元以上、甚至有約25%超過百萬。早期醫療治療以住院醫療爲主,近年來新式標靶藥物治療、放射線治療、細胞療法等精準治療,不一定需要住院診療,且對大多數民衆來說,自費醫療項目往往造成影響家庭經濟狀況的來源之一。
林東慶指出,每個保險的商品設計的背後一定有想要解決的問題,早期保險公司推出的重大疾病險,有七大保障項目,包含癌症(重度)、急性心肌梗塞(重度)、冠狀動脈繞道手術、末期腎病變、腦中風後障礙(重度)、癱瘓(重度)、重大器官移植或造血幹細胞移植;但是隨着科技在進步,新型疾病也陸續出現,因此保險公司近年推出重大傷病險,是以健保署認定的重大傷病項目爲主,保障範圍涵蓋癌症、慢性腎衰竭、重大燒燙傷、慢性精神疾病等約300多種疾病。
林東慶表示,重大傷病險屬於「一次給付型」的險種,只要符合理賠條件,保險公司就會一次性給付一筆理賠金額,而民衆在「醫療前中後」三個不同階段,也能透過重大傷病險進行保障,在醫療前期,這一筆理賠金可以協助民衆安心治療,不用擔心工作、房貸、車貸等生活開銷問題;在醫療過程中,若出現醫療險無法完全負擔的情況下,也可透過理賠金進行治療;當療程結束,回家休養的階段,則可用來購買營養品、看護費等,民衆可以按照需求來自由地使用這筆理賠金,讓生活無後顧之憂。
重大傷病險有許多種類,主要的差異在於「保險期間」和「給付方式」不同,分爲定期/終身,依照給付內容看是否還本、是否有身故保障、臺幣/外幣等來區分。林東慶建議, 20至30歲的年輕世代,可以先求有再求好,因此可以先挑選定期型重大傷病險,保費會較便宜,但會隨着年齡調整,等到收入提高,則建議儘早換成終身型;40至50歲的壯世代,有了穩定的經濟後,就會開始考慮退休,因此可挑選還本型重大傷病險增加保障。
富邦人壽富鴻通訊處業務經理林東慶與團隊合影。林東慶/提供
林東慶指出,民衆在投保重大傷病險時,有五大關鍵要留意,第一,由於重大傷病險理賠後契約終止,因此通常只能領取一次,建議一次性買足額度,再搭配傳統防癌險,用於住院醫療、手術、門診等;第二,重大傷病險額度建議是年薪的兩倍;第三,重大傷病險是可以選擇一次性給付與分期給付;第四,若是之前有購買相關商品,可以先了解保單內容、保障範圍等,詢問業務員是否需要更新;第五,重大傷病險涵蓋癌症、疾病、重傷,各自有不同的等待期,癌症的等待期通常爲90天,其他疾病/傷病等待期爲30天,意外傷病則無需等待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