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阿阿膠:近5年四換董事長 股權激勵部分業績考覈或“開倒車”
《金證研》北方資本中心 含章*DL&*BR/作者 廉貞 映蔚/風控
在2025年3月17日發佈的《2024年社會責任報告》中,東阿阿膠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阿阿膠”)稱,充分調動其管理團隊以及業務骨幹的主動性和創造性等,探索高管及核心骨幹、研發人員等中長期激勵的建設,修訂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
而關於該次股權激勵,可追溯到2024年1月,彼時東阿阿膠發佈第一次限制性股權激勵計劃草案,一年後,2025年1月對激勵對象的範圍、標的股票數量等作出修訂。蹊蹺的是,2025年爲第一個解除限售期業績考覈對應年度,共設置四項業績考覈條件,其中淨資產收益率等兩項業績考覈條件或“開倒車”。而回溯東阿阿膠近五年的董事長任職情況,其已然更換了四任董事長,其中現任董事長程傑於2024年10月22日上任。
另一方面,東阿阿膠的專利申請發明人頻現“同名”異象,不僅與高校副教授同名,還與第三方企業的多名專利發明人同名。而東阿阿膠專利發明人李新華,系東阿阿膠的副總裁,且擁有管理學學士學位,其任職履歷或主要涉及管理工作,卻現身東阿阿膠多項專利申請的發明人名單。
一、近五年4次更換董事長,股權激勵部分業績考覈或“開倒車”
回溯歷史,自2019年起,東阿阿膠的董事長變動頻繁,期間已更換了四次董事長。而另一方面,東阿阿膠2024年1月發佈第一次限制性股權激勵計劃,2025年1月對其進行修訂。蹊蹺的是,2025年爲第一個解除限售期業績考覈對應年度,其中淨資產收益率等兩項業績考覈或“開倒車”。
1.1 現任董事長程傑於2024年10月22日上任,東阿阿膠自2019年起四次更換董事長
據東阿阿膠2024年報,2024年10月22日,白曉鬆因工作變動原因,申請辭去東阿阿膠第十一屆董事會董事長、董事職務,同時一併辭去第十一屆董事會戰略委員會主任委員職務。辭職後,不再擔任東阿阿膠及公司控股子公司任何職務。2024年10月22日起,程傑出任東阿阿膠的董事長。
需要指出的是,自2019年起,東阿阿膠的董事長變動頻繁。
據東阿阿膠2018-2024年年報,2015年1月9日起,王春城擔任東阿阿膠的董事長,2019年11月11日因工作內容變動原因辭職。
2019年12月9日起,韓躍偉擔任東阿阿膠的董事長,2022年1月8日離任。
2022年1月8日,高登鋒出任東阿阿膠的董事長,2023年2月20日離任。
2023年2月20日起,白曉鬆擔任東阿阿膠的董事長,2024年10月22日離任。
不難發現,2019-2024年,東阿阿膠更換四任董事長。
需要指出的是,2024年,東阿阿膠發佈第一期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
1.2 2024年1月發佈第一次限制性股權激勵計劃次年發佈修訂稿,激勵對象共179人
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2024年1月2日晚間,東阿阿膠披露了《第一期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草案》)。2025年1月10日晚間,東阿阿膠披露了《第一期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草案修訂稿)》(以下簡稱“股權激勵計劃草案修訂稿”)
關於本次股權激勵履行的程序,2023年12月31日,東阿阿膠董事會、監事會審議通過《關於第一期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草案)及其摘要的議案》《關於第一期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實施考覈管理辦法的議案》《關於第一期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管理辦法的議案》等議案。
2025年1月10日,東阿阿膠董事會、監事會審議通過《關於第一期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草案修訂稿)及其摘要的議案》《關於第一期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實施考覈管理辦法(修訂稿)的議案》等議案。
具體來看,本激勵計劃擬授予不超過124.7209萬股限制性股票,佔東阿阿膠股本總額64,397.6824萬股的0.1937%。
本激勵計劃擬首次授予的激勵對象共計179人,具體包括董事(不含外部董事)、高級管理人員5人、中層管理人員22人、科研骨幹與高技能人員90人、業務骨幹人員62人及預留部分。
將“目光”轉向上述股權激勵計劃的業績考覈。
1.3 2025年爲第一個解除限售期業績考覈對應年度,其中兩項業績考覈或“開倒車”
據股權激勵計劃草案修訂稿,本次股權激勵計劃考覈指標分爲兩個層次,分別爲公司層面業績考覈和個人層面績效考覈。東阿阿膠選取淨資產收益率、歸屬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增長率、營業利潤率作爲公司層面的業績考覈指標。
其中,公司層面,本激勵計劃授予的限制性股票,在2025—2027年的3個會計年度中,分年度進行業績考覈。
第一個解除限售期業績考覈條件爲:2025年淨資產收益率不低於11.5%,且不低於對標企業75分位水平或不低於同行業平均水平;以2023年爲基準,2025年歸屬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複合增長率不低於15%,且不低於對標企業75分位水平或不低於同行業平均水平,且不出現負增長;2025年經濟增加值改善值(ΔEVA)大於0;2025年完成集團公司下發的產業鏈相關任務。
第二個解除限售期業績考覈條件爲:2026年淨資產收益率不低12%,且不低於對標企業75分位水平或不低於同行業平均水平;以2023年爲基準,2026年歸屬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複合增長率不低於15%,且不低於對標企業75分位水平或不低於同行業平均水平,且不出現負增長;2026年經濟增加值改善值(ΔEVA)大於0;2026年完成集團公司下發的產業鏈相關任務。
第三個解除限售期業績考覈條件爲:2027年淨資產收益率不低於12.5%,且不低於對標企業75分位水平或不低於同行業平均水平;以 2023年爲基準,2027年歸屬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複合增長率不低於15%,且不低於對標企業 75 分位水平或不低於同行業平均水平,且不出現負增長;2027年經濟增加值改善值(ΔEVA)大於0;2027年完成集團公司下發的產業鏈相關任務。
據東阿阿膠2021-2024年報,2023-2024年,東阿阿膠的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所有者權益合計期初及期末分別爲107.19億元、103.1億元。
2020-2024年,東阿阿膠歸屬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分別爲0.43億元、4.4億元、7.8億元、11.51億元、15.57億元,2021-2024年的同比增長率分別爲917.43%、77.1%、47.55%、35.29%。
經過測算,2024年,東阿阿膠的淨資產收益率爲14.78%。而複合增長率至少有三年數據,則2024年歸屬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複合增長率應至少以2022年爲起始數據。則2022-2024年,東阿阿膠歸屬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複合增長爲41.29%;2021-2024年,東阿阿膠歸屬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複合增長爲52.34%;2020-2024年,東阿阿膠歸屬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複合增長爲144.89%。
可見,東阿阿膠2024年的淨資產收益率高於業績考覈條件所設的11.5%。且從近三年的數據來看,東阿阿膠歸母淨利潤複合增長率高於所設業績考覈目標的15%,且其近四年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率均超35%。
簡言之,此次股權激勵中,2025-2027年三個解除限售期均設置4項業績考覈,就第一個解除限售條件而言,其中的兩項業績考覈爲2025年淨資產收益率不低於11.5%、以2023年爲基準的2025年歸屬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複合增長率不低於15%。從東阿阿膠近年來的數據來看,東阿阿膠該兩項業績考覈條件或“開倒車”。
二、專利發明人與第三方及高校人員現“同名”異象,副總裁現身專利申請的發明人名單或無技術專業背景
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有利於維護內外資企業合法權益,平等保護中外權利人合法權益。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東阿阿膠申請的專利中,4名發明人與第三方企業同名異象待解。且副總裁主要從事管理工作,擁有管理學學士學位,卻現身東阿阿膠多項專利發明人名單。
2.1 2023-2024年研發投入金額同比增長提速,2024年委外研發費曾翻倍增長而後回落
據東阿阿膠2023-2024年年報,2022-2024年,東阿阿膠的研發投入金額分別爲1.38億元、1.64億元、2.1億元,2023-2024年分別同比增長19.46%、27.63%。
2022-2024年,東阿阿膠委外研發費分別爲2,763.26萬元、7,276.28萬元、7,900.96萬元。
根據《金證研》北方資本中心研究,2023-2024年,東阿阿膠委外研發費同比增長率爲163.32%、8.59%。
2.2 一項屬於飼料加工領域的發明專利申請的發明人之一張崇玉,與高校副教授“同名”
據國家知識產權局數據,一項名爲“一種防治驢駒腹瀉的全混合顆粒飼料及其製備方法”的發明專利,申請號爲2024106539334,申請日爲2024年5月24日。截至查詢日2025年3月20日,該專利的申請人爲東阿阿膠,案件狀態爲等待實審提案,張崇玉系該專利的發明人之一。
此外,該發明專利屬於飼料加工技術領域,涉及一種防治驢駒腹瀉的全混合顆粒飼料及其製備方法。
而張崇玉與高校教授“同名”。
據山東農業大學,截至查詢日2025年3月20日,張崇玉系山東農業大學副教授,系山東省驢產業技術體系飼草料與營養崗位專家,研究方向爲動物營養與飼料和驢生產,主攻驢飼料與營養研究。
可見,東阿阿膠申請的一項發明專利的發明人張崇玉,與山東農業大學副教授“張崇玉”同名。
2.3 2024年母公司申請2項專利的4名發明人,與青島生物同年申請的專利發明人“同名”
據國家知識產權局數據,一項名爲“一種具有胃粘膜損傷修復作用的新型阿膠的製備方法”的發明專利,申請號爲2024103051935,申請日爲2024年3月18日。截至查詢日2025年3月20日,該專利的申請人爲東阿阿膠,案件狀態爲中通出案待答覆,專利發明人包括劉楚怡、杜芬、付雪媛、李八方等人。
一項名爲“具有血管內皮細胞損傷修復作用的糖基化阿膠及製備方法”的發明專利,申請號爲2024103051884,申請日爲2024年3月18日。截至查詢日2025年3月20日,該專利的申請人爲東阿阿膠,案件狀態爲專利權維持,專利發明人包括杜芬、李八方等人。
蹊蹺的是,上述部分專利發明人亦現身其他企業的專利發明人名單中。
據國家知識產權局數據,截至查詢日2025年3月20日,專利發明人爲杜芬,申請人爲青島海洋生物醫藥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青島生物”)的專利申請共5項,申請年份分別爲2018-2019年及2023-2024年。專利發明人爲李八方,申請人爲青島生物的專利申請共15項,申請年份分別爲2016-2019年及2021-2024年。
此外,專利發明人爲劉楚怡,申請人爲青島生物的專利申請共9項,申請年份分別爲2017年及2023-2024年。專利發明人爲付雪媛,申請人爲青島生物的專利申請共6項,申請年份分別爲2018-2019年及2022-2024年。
即是說,2024年,東阿阿膠申請的兩項專利中,共計4名專利發明人皆現身青島生物專利發明人名單中。
蹊蹺的是,東阿阿膠管理學畢業的高管現身東阿阿膠的專利發明人名單。
2.4 副總裁持有管理學學士學位曾任多地辦事處經理,卻作爲發明人參與5項專利申請
據東阿阿膠2024年年報,李新華作爲東阿阿膠的副總裁,其任期爲2018年8月28日至2027年8月6日。
此外,李新華持有太原理工大學管理學學士學位,曾任東阿阿膠OTC魯東辦事處經理、OTC成都辦事處經理、OTC北京辦事處經理、OTC廣東大區總經理、助理總裁、OTC部總經理(助理總裁)、東阿阿膠子公司東阿阿膠保健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阿保健”)總經理等。
然而,李新華出現在東阿阿膠的專利發明人名單中。
據國家知識產權局數據,截至查詢日2025年3月20日,專利發明人爲李新華,專利申請人爲東阿阿膠、東阿保健的發明專利申請共計5項。
據現行有效的《專利法實施細則》第十四條,專利法所稱發明人或者設計人,是指對發明創造的實質性特點作出創造性貢獻的人。在完成發明創造過程中,只負責組織工作的人、爲物質技術條件的利用提供方便的人或者從事其他輔助工作的人,不是發明人或者設計人。
據現行有效的《監管規則適用指引——發行類第9號:研發人員及研發投入》,研發人員指直接從事研發活動的人員以及與研發活動密切相關的管理人員和直接服務人員。主要包括:在研發部門及相關職能部門中直接從事研發項目的專業人員;具有相關技術知識和經驗,在專業人員指導下參與研發活動的技術人員;參與研發活動的技工等。發行人應準確、合理認定研發人員,不得將與研發活動無直接關係的人員,如從事後勤服務的文秘、前臺、餐飲、安保等人員,認定爲研發人員。
簡言之,根據2024年報披露的履歷,作爲管理學學士,東阿阿膠副總裁李新華的任職履歷或主要涉及管理工作,卻現身東阿阿膠多項專利申請的發明人名單。
此外,東阿阿膠一項屬於飼料加工領域的發明專利申請的發明人之一張崇玉,與高校副教授“同名”,且該教授主攻驢飼料與營養研究。2024年,東阿阿膠申請的專利中,多名發明人與第三方企業青島生物的專利發明人“同名”。上述發明人異象,或值得關注。
本文源自:金證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