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JI Mic 3麥克風開箱!16克小巧強大、支援四發八收 實測磁吸、降噪收音驚豔

聯合新聞網《科技玩家》開箱DJI全新推出的麥克風DJI Mic 3,體積變得更小、僅有16公克,但功能卻變得更多,在使用上更爲高CP值。(攝影/張明哲)

愈來愈多的YouTuber等專業拍攝者拍片時會搭配麥克風,還更容易看到他們換上了DJI麥克風系列,聯合新聞網《科技玩家》這次開箱DJI全新推出的麥克風DJI Mic 3,先前實際使用過DJI Mic 2體驗感受佳,重量爲28公克,這次DJI Mic 3體積變得更小、僅有16公克,但功能卻變得更多。這次以生活使用角度來體驗高CP值的DJI Mic 3。

DJI Mic 3麥克風與接收器配對後,可在接收器的觸控螢幕查看麥克風音量等相關狀態。(攝影/張明哲)

DJI Mic 3「一發一收」版本,內附DJI Mic 3發射器(麥克風)、DJI Mic 3接收器、小型收納袋、防風毛套2個、背夾磁鐵、USB-C連接頭、USB-C連接線、發射器磁吸充電線、3.5mm帶鎖音訊轉接線和磁鐵。(攝影/張明哲)

體積比DJI Mic 2小

《科技玩家》開箱DJI Mic 3「一發一收」版本,內附DJI Mic 3發射器(麥克風)、DJI Mic 3接收器、小型收納袋、防風毛套2個、背夾磁鐵、USB-C連接頭、USB-C連接線、發射器磁吸充電線、3.5mm帶鎖音訊轉接線和磁鐵。外觀來看,DJI Mic 3麥克風外型變成小巧正方型模樣,舊款DJI Mic 2則是長方形,對照之下DJI Mic 3變小很多,且16公克真的超輕巧。

DJI Mic 3麥克風開機後可直接和接收器連結,並依燈號顯示狀態。(攝影/張明哲)

DJI Mic2(左)和DJI Mic 3比較,DJI Mic 3體積變得更小、僅有16公克,但功能卻變得更多。(攝影/張明哲)

DJI Mic2(左)和DJI Mic 3比較,DJI Mic 3移除了USB-C接孔及耳機孔體。(攝影/張明哲)

另外還可以額外選購DJI Mic 3多色防風毛套、舊iPhone用的DJI Mic 3手機連接頭(Lightning),以及可用在相機或手機上的DJI Mic系列熱靴轉接件,像是外出時可以用DJI Mic系列熱靴轉接件,一起將產品放入DJI Mic 3「一發一收」版本所提供的小型收納袋中。

額外選購的DJI Mic 3多色防風毛套,有多種顏色,裝在麥克風上時,不知道爲什麼有種像人類頭髮感XD。(攝影/張明哲)

額外選購的DJI Mic 3多色防風毛套,有多種顏色,裝在麥克風上時,不知道爲什麼有種像人類頭髮感XD。(攝影/張明哲)

DJI Mic3可額外添購可用在相機或手機上的DJI Mic系列熱靴轉接件(左),以及舊iPhone用的DJI Mic 3手機連接頭(Lightning)。(攝影/張明哲)

DJI Mic系列熱靴轉接件。(攝影/張明哲)

開機自動連線

DJI Mic 3配對方式也很簡單,只要開啓DJI Mic 3發射器(TX)和接收器(RX)就會自動進行連線,若想連結iPhone手機、安卓手機時,除了讓接收器裝在DJI Mic系列熱靴轉接件可直接使用外,也能用DJI Mimo APP單獨配對DJI Mic 3發射器(麥克風)進行更多詳細操作。

聯合新聞網《科技玩家》開箱DJI全新推出的麥克風DJI Mic 3,體積變得更小、僅有16公克,但功能卻變得更多,在使用上更爲高CP值。(攝影/張明哲)

DJI Mic 3麥克風與接收器配對後,可以在接收器的觸控螢幕調整設定,譬如TX增益,透過轉盤調整麥克風音量。(攝影/張明哲)

可利用DJI Mimo APP配對DJI Mic 3發射器(麥克風)進行更多詳細操作,如降噪、音色、TX增益等功能。(攝影/張明哲)

DJI Mic 3發射器(TX)上頭有電源鍵、配對鍵及底部的充電接觸點,背後則有磁吸功能,可吸附磁鐵或磁吸背夾,像是在一般T恤上除了可以夾麥克風外,也可以把磁鐵放在衣內、外面吸附DJI Mic 3發射器,非常方便,不過有點可惜的是,在這版本中DJI Mic 3發射器充電要裝在發射器磁吸充電線進行充電,未內建USB-C接孔,所以小心別把發射器磁吸充電線弄不見。

DJI Mic 3麥克風僅16公克相當小巧,背後也有磁吸裝置可裝上磁吸背夾,底部有充電接觸點。(攝影/張明哲)

DJI Mic 3磁吸功能可吸附磁吸背夾,並隨意夾在衣服上,相當方便。(攝影/張明哲)

DJI Mic 3磁吸功能可吸附磁吸背夾,並隨意夾在衣服上,相當方便。(攝影/張明哲)

DJI Mic 3有磁吸,可利用磁鐵放在衣服裡面吸住外頭的麥克風。(攝影/張明哲)

DJI Mic 3磁吸功能可吸附磁吸背夾,並隨意夾在衣服上,相當方便。(攝影/張明哲)

DJI Mic 3一發一收版本較可惜的地方是,麥克風移除掉USB-C接孔,充電時需要額外接上裝置才能充電。(攝影/張明哲)

觸控螢幕方便設定

DJI Mic 3接收器(RX)上頭有觸控螢幕、轉盤、USB-C接孔、擴充底座、充電接觸點、3.5mm耳機孔(監聽孔)、輸出孔、背夾、電源鍵及解鎖按鈕,將實用工具集中在這臺上。

DJI Mic 3接收器(RX)上頭有觸控螢幕、轉盤、USB-C接孔、擴充底座、充電接觸點、3.5mm耳機孔(監聽孔)、輸出孔、背夾、電源鍵及解鎖按鈕,將實用工具集中在這臺上。(攝影/張明哲)

DJI Mic 3接收器(RX)底部有擴充底座、充電接觸點、USB-C接孔。(攝影/張明哲)

DJI Mic 3接收器(RX)上頭有觸控螢幕、轉盤、USB-C接孔、擴充底座、充電接觸點、3.5mm耳機孔(監聽孔)、輸出孔、背夾、電源鍵及解鎖按鈕,將實用工具集中在這臺上。(攝影/張明哲)

而DJI Mic 3接收器的觸控螢幕可以下滑進入控制中心,調整接收器及發射器設定,像是TX設置的TX增益、低切或自動增益調節,進階專業人士可以使用32-bit浮點、TX自動關機;RX增益可切換單聲道/雙聲道/四聲道、監聽設置、RX增益、無損音頻傳輸、跟隨相機開關機、RX自動關機等功能,非常好用。

DJI Mic 3麥克風與接收器配對後,可以在接收器的觸控螢幕調整設定,譬如TX增益,透過轉盤調整麥克風音量。(攝影/張明哲)

DJI Mic 3接收器的觸控螢幕可以下滑進入控制中心,調整接收器及發射器設定,像是TX設置的TX增益、低切或自動增益調節,進階專業人士可以使用32-bit浮點、TX自動關機;RX增益可切換單聲道/雙聲道/四聲道、監聽設置、RX增益、無損音頻傳輸、跟隨相機開關機、RX自動關機等功能,非常好用。(攝影/張明哲)

無線傳輸達400公尺

DJI Mic 3這次對於專業人士來說更多實用性,包含雙頻抗干擾,支援2.4GHz與5GHz無損傳輸自動跳頻、且無線傳輸距離達400公尺,並有無損音頻傳輸、32-bit浮點內錄,可以儲存未處理的32-bit音源檔及經過DJI Mic 3調音過的32-bit音源檔,在後制調整更有彈性;除此之外還內置時間碼功能,可精準同步音訊與視訊,方便後期剪輯。

一發一收續航力達10小時

這次開箱DJI Mic 3「一發一收」功能,但其實它還能四發一收、甚至四發八收功能,支援4個發射器配對1個接收器、或是4個發射器與8個接收器同時連接,若有Sony相機則可以錄四聲道獨立音軌輸入,其他裝置則是併入雙聲道處理。

DJI Mic 3可以四發一收、甚至四發八收功能,支援4個發射器配對1個接收器、或是4個發射器與8個接收器同時連接。(攝影/張明哲)

2降噪模式、3音色可選擇

續航力部分,DJI Mic 3發射器續航可達8小時,接收器續航可達10小時,兩者充電5分鐘就能使用2小時,充滿電只需要50分鐘,若有買充電盒的版本,最高可使用28小時。

DJI Mic 3在降噪上也進步許多,除了一般模式,可在發射器或透過DJI Mimo APP切換成室內低噪音的「弱檔(Basic)」模式及戶外專用的「強檔(Strong)」模式;還能設定3種音色預設,包含聲音均衡的「常規」、強化低音的「飽滿」、強化高音的「明亮」,可依需求進行調整。

DJI Mic 3麥克風與接收器配對後,可在接收器的觸控螢幕上設定降噪效果及音色功能。(攝影/張明哲)

DJI Mic 3最大好處是,不僅可以接一般手機、相機,也無縫接軌DJI OsmoAudio產品,包含Osmo 360、Osmo Pocket 3等,可帶來原聲級音質,連線上也方便不少。接下來就來實測看看這些差別。

DJI Mic 3相容性高,可配對Osmo Pocket 3。(攝影/張明哲)

實測:接電腦開直播

將DJI Mic 3接收器接在桌機上、身上裝上DJI Mic 3發射器(麥克風),在電腦裡可直接切換該音訊裝置,立刻直播,實測開啓TX增益調高音量及降噪功能,過程未出現斷訊,整體聲音自然厚實,對直播主來說很好用。

DJI Mic 3磁吸功能可吸附磁吸背夾,並隨意夾在衣服上,相當方便。(攝影/張明哲)

實測:iPhone手機內建麥克風/接上 DJI Mic 3、開啓降噪比對

將DJI Mic 3接收器底部接上USB-C連接頭後會自動鎖住,需按下上鎖鍵才能拆開USB-C連接頭,再將DJI Mic 3接收器接到iPhone 16 Pro Max,不會有脫落風險。

DJI Mic 3接收器(RX)底部的擴充底座需按下側邊解鎖鍵才能拆開、裝上USB-C連接頭。(攝影/張明哲)

DJI Mic 3接收器(RX)裝上iPhone等手機仍可以繼續操作。(攝影/張明哲)

DJI Mic 3接收器(RX)裝上iPhone等手機仍可以繼續操作。(攝影/張明哲)

實測站在路邊錄影講話的效果,單純使用iPhone內建麥克風幾乎會聽不到自己的聲音,而接上DJI Mic 3明顯改善許多,降噪等級分爲未開降噪、開弱檔降噪及強檔降噪,以強檔降噪效果最強,此時若再額外裝上防風毛套,整體效果降噪更爲提升。

實測:DJI Mic 3各種音色比對

這次實測開起降噪後,音色部分可選擇聲音均衡的「常規」、強化低音的「飽滿」、強化高音的「明亮」,由於自己在影片中的聲音偏低,因此使用「飽滿」效果會感覺到聲音較爲厚實,明亮則有點想聲音變「輕」的感受,會因每個人而有不同呈現。

整體來說DJI Mic 3的使用滿意度非常高、也具高CP值,續航力至少8小時,一整天使用不成問題;加上輕巧特性,不管是直接把接收器、發射器直接放入褲子口袋,或是裝進收納包都不佔空間,且體積變小,功能變得更多,磁吸背夾也讓方便度更爲提升,小小可惜的是,,DJI Mic 3發射器這次移除USB-C接孔,需要靠額外裝置才能充電,DJI Mic 3「一發一收」定價6000元。

聯合新聞網《科技玩家》開箱DJI全新推出的麥克風DJI Mic 3,體積變得更小、僅有16公克,但功能卻變得更多,在使用上更爲高CP值。(攝影/張明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