丟了周杰倫,惹怒李榮浩:年輕人正在拋棄網易雲音樂
本站雲音樂又闖禍了。
近日,一位本站雲音樂用戶在小紅書上吐槽,自己購買的李榮浩新專輯《黑馬》附贈的NFC實體卡片掃描後,錯誤地跳轉至另一位歌手的專輯頁面。NFC音樂卡片是一種融合近場通信技術的智能互動卡片,不用插電、不用掃二維碼,貼一下手機就能聽歌,因簡單便捷收穫了年輕人的喜愛。
3月21日,歌手李榮浩在微博發文,質問本站雲音樂爲何技術失誤。
在他看來,之前新專輯有錯字問題,團隊已在專輯發貨前進行多輪質量抽檢,未料仍出現技術故障。他憤怒地連續發問:本站雲音樂既然沒有這個技術爲什麼要做這件事?就這麼合作的嗎?你這麼大個公司沒人去刷一下自己製作的卡嗎?
檄文一發,本站雲音樂得到的“聲討”一浪接一浪,不但粉絲跳出來爲哥哥喊冤,其他吐槽本站雲音樂功能臃腫、版權不足的評論也漸漸被頂到了前列。
從踩中時代情緒,靠暖心評論和社區氛圍出圈,到失去周杰倫的版權,再到“草臺班子”式的工作態度,一些曾經被這裡治癒過的年輕人,正在漸漸告別本站雲音樂。
而新的鮎魚正在划水入局,攪動在線音樂平臺一池春水。
失去周杰倫,更草臺班子了????????
音樂,對年輕人來說,有着舉足輕重的位置。在音樂愛好者林薇(化名)眼中,音樂是思念、是情緒,更是時間。只要聽到熟悉的旋律,她會在瞬間跌落其中,回憶起這段音樂曾經播放時自己擁有過的往事,這對她而言彌足珍貴。
也正因如此,從大學走到工作,7年間她聽過的歌曲超過3萬首,7000多個小時,堅持續費本站雲音樂的黑膠會員,接近會員體系的滿級。
之所以選擇本站雲音樂,是因爲在這裡,她找到了不少跟互聯網一同成長起來文藝同好,他們都經歷過民謠歌手的大熱,說唱時代的腥風血雨,在一次次音樂節中與樂隊共鳴,這些也被看作是本站雲音樂的發家史。
他們也是互聯網上最願意表達的一個羣體。很多個夜晚,“林薇們”會打開本站雲歌曲的評論區留下心情文字,造就了一批批金句,例如周杰倫大爆曲《晴天》底下有超過108萬條評論和心情。
他的另一首歌曲《稻香》下,用戶@我是李討嫌寫道:小時候,暑假都要去農村外婆家,外婆揹着我踏過麥田坎兒去一口淺水井打水洗衣服,井裡好多小蝦,那水甜過農夫娃哈哈。20多年過去了,她80歲了,得了抑鬱症和老年癡呆,再也背不動我了,還好,我能背的動她。
引領時代的情緒洪流,也讓本站雲一度被戲稱爲“網抑雲”,抑鬱的抑。用戶的熱情推着本站雲音樂向前走,無論是評論數、應用商店的評分、月活人數,都在不斷地增長中,即使在版權大戰中暫落下風,也能活得還不錯。
一位獨立音樂評論人告訴和訊商業,蝦米倒下後,騰訊音樂因爲版權優勢一家獨大,本站雲第二的座位也算穩,變得更“佛系”了,更多是做由攻轉守的減法。
從本站雲音樂的年報也有所體現,數據顯示,2024年其銷售及市場費用爲6.12億元,較上年同期的7.58億元下降19.3%,大幅縮減。
這或許跟丁磊的意志有關,有遊戲做本站的核心支柱。“本站雲音樂只需要活下去,進而追求一點商業上的表現。”
換到用戶視角,日常使用中產生的“不適感”由少變多。林薇坦言,儘管黑膠會員沒斷過,但打開APP時,極易發生誤觸跳轉的開屏廣告和時不時存在的橫幅廣告,依然會讓她感受到商業化的惡臭。要知道,廣告和商業化是音樂文青最牴觸的存在。“我第一次有了不再續費會員的想法。”
更令她不能忍受的是,收藏的歌,會突然有一天字體變暗,顯示無法收聽,或者被替換成另一個網紅演唱的版本。日常做飯時,她會固定打開周杰倫的歌單,一首首順着聽下去,因爲足夠熱愛,任何一個周杰倫的歌單她都可以不用切歌,直到本站雲音樂失去了周杰倫的全部版權。
作爲華語流行音樂史上里程碑式的音樂人,周杰倫的商業價值從未衰減。爭奪周杰倫音樂版權更成爲平臺間的角鬥場,2018年3月31日前,本站雲擁有這位華語天王的版權,並賺得盆滿鉢滿。
據媒體報道,在續約的談判階段出現了變故,擁有全部周杰倫歌曲版權的傑威爾音樂有限公司,報給本站的價格比給騰訊音樂集團的更高。雖然對於本站雲而言,續約更具價值,但老朋友坐地起價,一時間還是難以接受。
最終,由於種種理由,本站雲還是選擇放棄周杰倫。不僅沒有續約,還在合同到期之前通知所有用戶,400元可以買下週杰倫的200首歌。此舉也徹底惹怒了傑威爾,雙方的矛盾升級,至今也沒解開心結。
反觀騰訊音樂抱緊了這枚流量王牌,不但拿下版權,還推動了一系列共創合作。
2022年,周杰倫演唱會在視頻號重映,雖然是2013年演唱會的老視頻,仍獲得了累計超過2000萬的播放量。他的新歌《最偉大的作品》也在QQ音樂首發,獲得了全網的關注熱度,讓騰訊音樂地位更穩固。
失去周杰倫後,本站雲選擇與更多原創小衆音樂人緊密合作,但一些音樂人爲了生存,在本站雲發家後,還是會轉去騰訊音樂作爲主戰場。2024年底,本站雲音樂一手栽培的RAiNBOW計劃,將單曲《初戀舊愛新歡》上架QQ音樂,收穫了粉絲的一致擁躉。
李榮浩也曾是本站雲音樂非常看重的大將,他因《模特》《李白》等大熱歌曲在內地擁有知名度。
可惜,在因NFC卡片一事徹底惹怒李榮浩後,本站雲音樂只能倉促道歉,搬出第三方供應商出來“扛雷”,留下一地雞毛。
鮎魚入局???????
在很多采訪中,本站創始人丁磊都提過,做本站雲音樂是因爲情懷。成立本站之前,丁磊就是一名“音樂發燒友”。2000年,本站上市,有媒體提問,有錢了最想做的事情是什麼?丁磊說:開一家唱片公司。
但衆所周知,音樂並不算一門好做的生意,版權貴、賺錢難。當用戶習慣了免費,教育市場,培養付費習慣是逆人性的算盤。
但互聯網大廠爭奪用戶時間仍然重要,在線音樂平臺逐漸成爲了視頻外的另一個戰場。一時間,混戰開啓,各家互相兼併、尋找靠山,逐漸分出了梯隊,年輕人期待的聲音也有了各自的歸宿。
騰訊收購酷狗、酷我,加上“親兒子”QQ音樂、全民K歌,組成了TME集團(騰訊音樂),其中,酷狗音樂有口碑,也能賺點錢;酷我音樂是營收的大頭,QQ音樂雖是嫡系,但營收還沒有達到期望。不過,在這個行業中,TME集團是絕對的頭羊。
阿里收購了天天動聽和蝦米,卻節節敗退,相繼在2016年和2021年宣佈關停;本站在丁磊的授意下扶植本站雲音樂,並推動上市,與騰訊音樂組成“一超一強”的格局。
這種局面還未固化的時候,另一個賽道的玩家已經將船頭調轉於此。
短視頻的病毒式傳播模式,讓音樂產業的遊戲規則發生了底層邏輯的變化。
如今,你會發現,很多大街小巷熱播的歌曲,都通過抖音爆火,如早前的《學貓叫》《沙漠駱駝》《少年》等歌曲的火爆都離不開抖音的助力。
而發佈已久的經典老歌,經由新一波網紅翻唱,或者作爲視頻的背景音樂,也有了復火的可能性。
2022年,抖音正式推出汽水音樂,爲了避開版權難題採用側翼打法:有熱度的歌曲,其視頻下方開始出現了爲汽水音樂引流的標籤,認證過的平臺音樂人首頁,也有了下載這款APP的按鍵。
如果說抖音是水龍頭,可以把流量從管道中分出來,那麼汽水音樂就是龍頭下等着接水的水杯,在短時間內便承接了不少把音樂當作陪襯的泛用戶。
也是在2022年,本站雲音樂發佈的第二季度財報中,其月活人數第一次出現下降,由去年同期的1.85億人下滑至1.82億人,減少了260萬人。這個數字,看似波動不大,但對於音樂平臺而言已屬強震級別。
身處上游的唱片公司也開始發現抖音的價值,資源越來越傾向於此。新興音樂廠牌訊飛音樂的主理人郭嘉曾表示,目前大部分音樂版權公司已經開始遵循一種“短視頻宣推+流媒體變現”的模式。
根據《2024汽水音樂&抖音看見音樂計劃手冊》,2024年有19732首歌曲在抖音宣推,其中有超過50首歌全網流媒體年播放量破億。TOP1000熱歌中86%生長於抖音,54%從抖音冷啓動爆火。
抖音看到了這個市場有肉可吃,在手冊最後宣佈,將在2025年讓汽水音樂每日推薦流量增加到5億+。
在汽水音樂上,不但能聽到短視頻的爆款歌曲,每日推薦也更符合用戶的喜好。這是字節系產品看家的本領,將汽水音樂的個性化推薦精準度提升至本站雲音樂和騰訊音樂難以達到的高度。
每日推薦在業內簡稱“日推”,這曾經是無數人愛上本站雲的初心。在算法和大數據還不是互聯網核心的時代,爲用戶推薦可能喜歡的歌,擊中了不少音樂愛好者的內心,如今,卻成爲了汽水音樂的殺手鐗。
除了一些細節上的體驗,汽水音樂吸引用戶的關鍵,還有看廣告換免費聽歌,在這個什麼軟件都要VIP的年代,似一股清流。新用戶只要每天登錄汽水音樂,會被贈送半個月的會員,作爲對比,本站雲是7天。
依託抖音強大的流量號召力、優越的算法推薦,以及低廉的價格,汽水音樂一路狂奔。QuestMobile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末,其月活躍用戶已突破7421萬,眼下正迅速逼近1億大關,甚至給了行業老大騰訊音樂一記重擊。
騰訊音樂2024年報數據顯示,2024年第四季度,騰訊音樂在線音樂服務業務MAU爲5.56億,同比下降3.5%,減少了將近2000萬人。在國內音樂用戶總量觸及天花板的當下,汽水音樂的用戶增長,或許正是從騰訊音樂和本站雲音樂的流失用戶中轉化而來。
有TME和本站雲音樂兩座高山擋在前,汽水音樂顯然還是個新手,也會逐漸面臨行業的共性難題:版權問題。
汽水音樂也意識到了這個課題,3月12日,汽水音樂、抖音宣佈與摩登天空達成版權合作,擴充朋友圈。
如果將時間線拉長,未來汽水音樂強力衝擊的,一定是近在眼前的本站雲音樂,後者顯然需要更多手段,揀回曾經將自己捧上神壇的年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