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通科技控股股東、江南奕帆股東擬清倉104家公司合計套現124.93億元

據投資快報梳理統計,上週(7月28日至8月3日)A股市場共有104家上市公司披露股東減持計劃,合計擬套現金額超百億元,達到124.93億元。此次減持涉及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軟件和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等28個行業,既有控股股東、高管等內部人士,也包括私募股權基金、產業投資機構等外部股東。若按公告日收盤價計算,此次擬減持的金額區間跨度較大,最高擬減持金額達到10.36億元,最低擬減持金額爲8.53萬元。

進一步分析減持比例,計劃減持比例達到3%及以上的企業有24家,涉及金額達39.93億元,佔總金額的31.96%;計劃減持比例在1%~3%(不含3%)之間的企業有37家,涉及金額爲59.19億元,佔總金額的47.38%;計劃減持比例在1%以下的企業達到43家,涉及金額爲25.81億元,佔總金額的20.66%。

根據同花順iFinD數據,上週發佈減持計劃的104家公司分佈於28個證監會(新)一級行業,其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17家)、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16家)、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14家)位居減持企業數量前三,合計佔比達45.19%。若按計劃減持上限計算,上述排名前三的行業潛在套現規模達54.21億元,其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擬套現約22.83億元;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擬套現約21.77億元;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擬套現約9.61億元。合計套現金額佔總套現金額達43.39%。

鼎通科技股價創階段性新高後,股東減持

鼎通科技(688668.SH)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鼎宏駿盛計劃以詢價轉讓方式出讓417.6萬股股份,佔公司總股本的3.00%,此次轉讓源於自身資金需求。截至發稿,初步確定的詢價轉讓價格爲76.72元/股,據此計算,本次轉讓可套現約3.20億元。

值得關注的是,鼎通科技股價近期表現亮眼,7月31日盤中最高觸及101.50元/股,創下兩年內歷史新高。

回顧歷史減持情況:

2023年5月,公司五位董監高合計擬減持不超過2.95萬股,佔總股本0.03%,最終全額減持完畢,套現約216.27萬元;

同年6月,公司持股5%以上股東擬減持不超過296.52萬股(佔總股本3%),實際減持約242.15萬股(佔總股本2.45%),套現約1.89億元;

同月,董監高陳公平擬減持不超過5000股(佔總股本0.0051%),最終全額完成減持,套現約45.58萬元。而在2023年6月20日,公司股價曾創歷史新高,達123.12元/股。

2024年11月,公司股東新餘鼎宏、新餘鼎爲合計擬減持不超過522.37萬股(佔總股本3.77%),最終減持約416.17萬股(佔總股本3.0%),套現約1.87億元。

財務數據方面,公司業績呈現顯著增長態勢。2024年實現營業總收入10.32億元,同比增長51.12%;歸母淨利潤1.10億元,同比增長65.74%。2025年半年度報告顯示,公司營業總收入達7.85億元,同比增長73.51%;歸母淨利潤1.15億元,同比增幅高達134.06%。

嘉環科技多重利空籠罩:股東減持、賬戶凍結、業績三連降

嘉環科技(603206.SH)發佈公告稱,股東南京環智創業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南京元奕和創業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南京昌晟興創業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計劃在減持計劃披露之日起15個交易日後的3個月內,通過集中競價及大宗交易方式合計減持不超過915萬股。值得注意的是,環智、元奕和、昌晟興均爲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宗琰與秦衛忠的一致行動人。按公告當日收盤價計算,此次減持合計可套現約4.60億元。?

與此同時,公司於8月1日晚間公告稱,其在招商銀行開立的基本賬戶部分資金遭凍結,新增凍結金額21萬元,截至公告披露日,基本戶被凍結資金累計達294萬元。?

資金凍結的主要緣由是,公司於2025年8月1日收到江蘇省南京市雨花臺區人民法院出具的《民事裁定書》。根據裁定,江蘇蘊澤機電設備工程有限公司曾於2025年6月24日向南京仲裁委員會申請財產保全,請求對嘉環科技名下價值21萬元的財產予以查封、扣押或凍結。該筆資金凍結源於雙方的合同糾紛,截至公告披露日,相關案件尚未開庭審理。?

業績方面,嘉環科技扣非淨利潤已連續三年下滑。2024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4.80億元,同比增長2.97%;歸母淨利潤0.69億元,同比下降62.61%;扣非歸母淨利潤5557.06萬元,同比降幅達65.23%。

2025年一季度,公司業績持續承壓,營業收入8億元,同比下滑8.47%;歸母淨利潤2021.72萬元,同比減少21.02%;扣非歸母淨利潤1365.74萬元,同比下滑38.85%。公司解釋稱,利潤額減少主要因毛利率下降所致。

德生科技實控人再啓減持計劃,營收淨利“雙下滑”

德生科技(002908.SZ)發佈公告稱,持有廣東德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份約1.44億股(佔剔除公司回購專用賬戶股份後總股本的33.64%)的虢曉彬計劃在本公告披露之日起15個交易日後的3個月內,以集中競價和大宗交易方式合計減持公司股份不超過約1285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3.0%。其中,以集中競價方式減持公司股份不超過約428萬股,以大宗交易方式減持公司股份不超過約857萬股。按公告日收盤價計算,本次減持可套現約1.33億元。

從公司近三年的減持動態來看,累計發佈過2次減持計劃公告,均集中在2024年8月。其中一次是公司實控人虢曉彬的減持計劃,當時其擬減持不超過1279.62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3%;最終實際減持約1276.55萬股,減持數量佔總股本的2.96%,較計劃略低,此次減持合計套現約1.03億元。值得關注的是,該減持計劃公告發布後的短期內,市場反應較爲明顯:公告發布後的5個交易日內,公司股價出現4.58%的下跌;不過隨着市場情緒的逐步消化,30個交易日後股價有所回升,累計上漲1.58%。

同在2024年8月,公司還發生了一次董監高的集體減持。當時,公司董事張穎、副總經理陳曲與凌琳三人合計擬減持不超過36.06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0.084%;最終實際減持約29.80萬股,佔總股本的0.069%,減持比例略低於計劃,此次減持合計套現約287.65萬元。

財務數據層面,德生科技近年來的業績表現呈現一定的下行壓力,已連續兩年出現營業收入與淨利潤“雙下滑”的態勢。具體數據顯示,2024年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6.58億元,較上年同期下滑21.93%,下滑幅度較爲顯著;同期歸母淨利潤爲2037.77萬元,同比下滑72.13%,淨利潤的下滑幅度遠超營收降幅。進入到2025年第一季度,更是延續下滑趨勢,實現營業總收入1.32億元,同比下滑12.75%;歸母淨利潤651.13萬元,同比下滑5.19%。

江南奕帆多位股東擬合計套現1.56億

江南奕帆(301023.SZ)發佈公告稱,股東宋益羣計劃在本公告披露之日起15個交易日後的3個月內,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減持公司股份不超過約78萬股,通過大宗交易方式減持不超過約147萬股,合計減持數量佔公司總股本的2.8849%。與此同時,公司董事陳淵技、龔建芬計劃通過集中競價合計減持不超過77.79萬股,通過大宗交易合計減持不超過63.54萬股,合計佔公司總股本的1.8168%。按公告日收盤價計算,上述股東此次合計減持可套現約1.56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宋益羣目前持有公司股份約224萬股,佔總股本的2.88%,這意味着其此次減持計劃幾乎等同於清倉減持。據江南奕帆2025年一季報顯示,龔建芬、陳淵技、宋益羣分別爲公司第二、第三、第四大股東。

更爲市場關注的是,上述幾位股東在上個月剛完成一輪減持。公司於6月26日發佈公告披露,宋益羣在減持計劃期間合計減持64萬股,佔公司扣除回購股份數後總股本的0.9997%;同日公告還顯示,董事及持股5%以上股東陳淵技和龔建芬合計減持184萬股,佔扣除回購股份後總股本的2.9665%,至此該輪減持計劃已屆滿。?

從年內減持動態來看,江南奕帆已多次發佈減持計劃公告。其中7月11日公告顯示,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董事長劉錦成計劃在公告披露之日起15個交易日後的3個月內,通過集中競價減持不超過約78萬股(佔扣除回購股份後總股本的1%),通過大宗交易減持不超過約156萬股(佔扣除回購股份後總股本的2%)。?

業績方面,公司近年呈現顯著增長態勢。2024年,實現營業總收入2.82億元,同比增長61.69%;歸母淨利潤9450.89萬元,同比增長98.51%;扣非歸母淨利潤9259.19萬元,同比增長96.53%。?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業績延續增長勢頭,營業總收入達5527萬元,同比增長35.97%;歸母淨利潤1689.13萬元,同比增長28.31%;扣非歸母淨利潤1549.44萬元,同比增長35.99%。

重要股東構成了套現“主力”,高管多爲“零星”套現

公告統計顯示,在104份減持計劃中,有36家企業含高管進行套現,28家企業含實控人、控股股東進行套現,52家企業含持股5%以上股東、其他股東進行套現(因部分公司同時包含多位不同身份股東,故會進行重複計算)。

在擬套現金額方面,在含高管減持的36家企業中,合計擬套現金額約爲14.69億元;含實控人、控股股東的28家企業中,合計擬套現金額約爲47.43億元;含持股5%以上股東、其他股東的52家企業中,合計擬套現金額,達到71.48億元。

以下公司披露減持計劃,自8月5日起啓動減持程序:

致歐科技(301376.SZ)、悅安新材(688786.SH)、遠信工業(301053.SZ)、英諾激光(301021.SZ)、鹽津鋪子(002847.SZ)、宣泰醫藥(688247.SH)、時空科技(605178.SH)、南亞新材(688519.SH)、摩恩電氣(002451.SZ)、嘉美包裝(002969.SZ)、宏裕包材(837174.BJ)、宏和科技(603256.SH)、工大高科(688367.SH)、迪普科技(300768.SZ)、百傲化學(603360.SH)

投資快報記者將持續關注上市公司的減持進展及市場反應,敬請留意後續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