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珮首揭李小龍猝死細節:疑因未確診癲癇,非吸毒過敏
近日,TVB節目《真相猜情尋》深入探尋了1973年李小龍猝死這一震驚世人的謎團,通過對多方面線索的梳理和分析,爲大衆揭開了全新視角,澄清了長達50年的諸多謠言。其中,李小龍生前摯友丁珮的親口講述,更是首次曝光了當晚鮮爲人知的細節。
1973年7月20日,李小龍如往常一般來到丁珮家中,與她及嘉禾電影老闆鄒文懷一同討論劇本。據丁珮回憶,晚上7點左右,李小龍突然面露痛苦之色,稱自己頭痛難忍。出於關心,丁珮趕忙拿出自己和母親日常服用的止痛片遞給李小龍,想着能緩解他的不適,並建議他到牀上躺一會兒。原本三人計劃當晚一同外出,然而當鄒文懷打電話詢問出發事宜時,丁珮驚恐地發現,無論如何呼喊,李小龍都毫無反應,已然陷入昏迷狀態。晚上9點45分,鄒文懷匆忙趕到丁珮家中,此時李小龍依舊昏迷不醒。直至晚上10點,丁珮的私人醫生才叫來救護車,將李小龍送往醫院,但一切爲時已晚,一代巨星就此隕落。
李小龍猝然離世後,他與丁珮的地下情隨之曝光,丁珮瞬間成爲衆矢之的,外界的指責與謾罵如潮水般向她涌來。丁珮起初否認李小龍在她家昏迷,在節目中她無奈坦言,自己當時年僅二十來歲,面對如此驚天變故,早已嚇得手足無措,只能聽從鄒文懷的指示對外發言。她還強調,給李小龍服用的止痛藥,他之前也服用過,從未出現任何問題。多年來,丁珮一直承受着外界的誤解與苛責,她感慨道:“所有的事情,我都是被動的。”
《真相猜情尋》節目組爲了還原真相,不僅專訪了丁珮,還廣泛收集了14位證人的證詞,並邀請專業法醫進行深入的醫學分析。法醫潘偉明指出,李小龍猝死前兩個月,在《龍爭虎鬥》片場曾突然嘔吐、抽筋,陷入短暫昏迷;後來他前往美國做腦部檢查,報告中提到過“抽筋失常”的症狀,只是當時並未確診爲癲癇。而在20世紀90年代後醫學文獻中出現的“SUDEP(癲癇猝死)”概念,恰好能夠解釋這種發生在睡眠中的嚴重癲癇發作可能導致的致命後果。再結合李小龍生前高強度的訓練以及巨大的精神壓力,這些都極有可能成爲誘發癲癇的因素。由此推測,李小龍的死因或許是未被診斷出來的癲癇,也就是SUDEP。
通過這檔節目,節目組逐一排除了諸如突發腦出血、吸毒過量、藥物過敏、性交猝死等坊間流傳頗廣的死因版本。52年後,丁珮的勇敢講述,結合專業的醫學分析,爲李小龍猝死之謎的破解帶來了新的曙光,也讓大衆離真相更近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