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坤塑膠機械董事長 魏坤池與時俱進 43年零虧損
身兼臺灣機械工業公會副理事長的鼎坤塑膠機械董事長魏坤池。圖/臺灣機械工業公會提供
鼎坤塑膠機械董事長魏坤池 小檔案
身兼臺灣機械工業公會副理事長的鼎坤塑膠機械董事長魏坤池,其求學、創業歷程,猶如臺灣經濟發展的縮影。1981年與友人共同創業,隔年出現獲利,並跟隨外貿協會腳步拓展海外市場,善用產學合作資源,與中正大學育成中心合作共同研發產品,讓產品質量與時俱進,在塑膠押出機業界擁有一席之地,43年以來,從未虧過錢。
魏坤池說,小時候家境清苦,身爲家中六個小孩的幺兒,是個被父母及兄姐保護很好的幸福小孩。16歲離開嘉義老家,經哥哥朋友介紹到臺南「基生食品機械」工作,開啓白天上班,晚上到學校讀書的三年「半工半讀」生涯,直到到當兵前的四年時間,從學徒到鉗工、生管及零組件發包、品質管控,全由他的啓蒙恩師,公司老闆許傳明老師耐心教導。
魏坤池說,他成長曆程是企業主給的,公司安排他到財團法人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財團法人生產力中心及經濟部商品檢驗局受訓。回想在臺南求學工作這段時期,最難過之處是,當時怕有太多利益糾結,不敢交朋友,做事只講「對錯」,幾乎沒有情理可言。
當完兵後,魏坤池有感於父母年紀很大,決定回嘉義找工作,應徵上「來興機械」鉗工,可以就近照顧父母。來興機械蘇老董事長是他生命的貴人,他在來興機械工作五年,老闆提拔他從鉗工、品管到主管,也在公司找到另一半,他夫人在創業過程幫忙管錢及管帳。
魏坤池27歲結婚後,原本離職打算投資快速接頭,也向日本廠商訂購設備。但曾共事的工作夥伴王先生找他共同創業,1981年成立「鼎坤」,生產塑膠押出機。創業初期,他擔任公司總經理。隔年,合夥人決定移民澳洲,他接承對方持股,升格當董事長。受前老闆經營事業的日本職人精神薰陶,公司產品只要不完美,一定會修正到好,是他經營事業的精髓所在。
魏坤池說,前東家來興機械生產塑膠押出機百分之百外銷,與客戶交流或經營事業模式,成爲他創業後的參考依據。創業後,有一年過年,他向蘇老董事長拜年,卻被趕出門。第二年,他再度登門拜年,蘇老董事長抱着他哭說,來興出去創業的員工,只有他一個人回去拜年,蘇老董事長也喜歡他的個性,於是提到只要鼎坤向客戶報價,來興就退出不報價,給他創業舞臺,讓他銘感在心。
魏坤池回憶公司成立之初,政府正大力推廣外銷,於是跟着貿協走,拓展國際業務,前進東南亞的印尼、南亞的印度,南美洲的哥倫比亞及委內瑞拉,遠赴非洲的摩洛哥及中東沙烏地阿拉伯。目前公司業務分成東南亞、南美洲、非洲及歐洲四大區塊,最大市場在南美洲,其次是中東及非洲,歐洲市場營收佔比15%、亞洲市場佔比最低還不到5%。爲打開歐洲市場,鼎坤還申請歐盟CE認證。
魏坤池表示,鼎坤分散市場,外銷一律採取FOB報價,由客戶負擔關稅。由於美國市場比例低,幾乎不受對等關稅影響。
魏坤池指出,鼎坤成立以來,從一般塑膠押出機進化,目前進化到結合AI晶片與軟體的高精度塑膠押出機。他長年擔任機械公會理監事等職務,深知學校研究資源最豐富,鼎坤就近與中正大學育成中心產學合作,共同開發產品,像自動化控制系統、智慧機械連上雲端及電腦,都是中正大學育成中心協助開發參數。
魏坤池表示,鼎坤年營收2億~3億元不算大,每年提撥營收8%持續投入研發,這也是鼎坤營運可以持盈保泰的主因。他的企圖心及目標是打入歐洲市場,逐漸取代歐洲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