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英民眾雖對中國敵意下降 國安仍是最大顧慮
根據今天發佈的一項聚焦對外政策的年度民調結果,英國民衆對中國的「不信任感」下降,不信任中國的受訪民衆佔比由去年的71%下降至今年的62%,但國家安全依然是與中國往來的最大顧慮。
標榜獨立、無政黨屬性的英國智庫「英國對外政策研究集團」(British Foreign Policy Group, BFPG)自2019年起定期發佈年度報告,根據民意調查結果分析英國大衆對全球事務及政府對外政策的看法,一向被視爲具可觀參考價值。今天發佈的報告是今年5月底執行民調,抽樣2132位英國民衆。
報告指出,英國民衆普遍不信任中國是負責任的國際行爲者,但不信任中國的英國民衆佔比今年較去年減少9個百分點(由71%下滑至62%)。BFPG分析,可能的原因包括COVID-19疫情恐慌淡去,以及近幾個月英國政府高層明顯試圖改善對中關係。報告提到,政府的作爲或許有助說服民衆,英中雙方有潛力發展較具建設性的關係。
不過,對英國民衆而言,安全隱憂仍是與中國接觸往來的首要顧慮。BFPG分析,當被問及什麼領域或議題應當是英國與美國和歐盟發展關係的首要關切時,英國民衆的態度明確,普遍認爲「強化貿易關係」是第一要務,而這也反映多數英國民衆傾向從「經貿優先」的角度看待對外政策。然而,面對中國,英國民衆卻認爲,「維護國家安全」是最優先要務。
民調結果顯示,有39%的英國民衆認爲與中國接觸往來時,應首先確保國家安全。相較之下,僅31%認爲應首先尋求「強化貿易關係」,19%則首先注重「合作應對全球挑戰」,包括氣候變遷。
值得一提的是,年齡層較高的英國民衆對中國的不信任感也較高,較年輕的民衆則對與中國合作、以及中國科技企業在英國拓展市場(例如短影音平臺TikTok),持較正面態度。
民調結果顯示,有超過5成的56歲以上英國民衆認爲與中國接觸往來時,應把國家安全擺第一,但僅22%的26至35歲英國民衆持同樣觀點;在18至25歲這個年齡層,佔比更下滑至17%。
相反地,超過4成的18至25歲(49%)、以及26至35歲(45%)英國民衆認爲,與中國接觸往來時,應把尋求「強化貿易關係」放首位。
值得一提的是,儘管年輕族羣更傾向支持與中國發展各種型態的合作,他們與年紀較長的英國民衆的看法差異,在面對中國科技公司時最明顯。
約6成的18至25歲(61%)、以及26至35歲(59%)英國民衆對中國科技企業在英國境內營運並發展合作,表示支持。然而,在36至45歲這個年齡層,持同樣看法的英國民衆即下滑至不到45%,且隨着年齡層升高,此佔比也穩定大幅度下滑。
在國家安全領域,報告指出,英國民衆認爲的三大國安挑戰依序是:俄羅斯持續的對外侵略行爲(44%)、來自其他國家的網路攻擊行動(42%)、非常規移民(34%)。值得一提的是,僅17%的18至25歲英國民衆同意「支持烏克蘭」該是英國的優先要務。
另一方面,儘管在俄羅斯2022年全面侵略烏克蘭後,國際安全形勢的變化促使歐洲各國相繼提升安全防衛投資,且英國政府也多次示警,英國及更廣泛的歐洲已進入「戰前時代」,民調結果顯示,英國民衆的危機意識和「戰備」狀態卻與官方或軍方的警示強度有明顯差距。
報告指出,儘管有高達71%的英國民衆支持增加國防支出,多數民衆卻不願透過減少醫療衛生、社會照護、教育等領域預算,或者增加稅賦,以支應更高的國防支出。民調結果顯示,英國民衆尤其不願犧牲健保預算以挹注國防,有6成受訪民衆反對這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