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過6成消費者買二手貨 「原價5折賣」價格最誘人
▲東方線上公佈最新二手市場調查,表示全球經濟動盪讓許多消費者願意嘗試二手商品。(圖/業者提供)
記者蔡惠如/綜合報導
在全球經濟不穩定與進口商品成本上升的雙重壓力下,根據調查公司東方線上今(5/22)公佈的最新消費者調查,臺灣已有超過62.8%消費者曾購買過二手商品。主因就是爲了省錢,且環保與物盡其用理念推波助瀾下,消費者的購物行爲正悄悄改變,「二手消費」正逐步走向主流趨勢。
依據東方線上針對二手市場最新調查顯示,「價格便宜」仍是推動二手消費的首要原因,高達76.1%的受訪者表示,價格是願意購買二手商品的主因。此外「沒有一定要使用新品」(61.9%)與「環保、不浪費」(47.5%)也是重要考量。這樣的消費觀念,特別受到30歲至40歲中生代青睞,是二手市場的主要客羣。
其中最受歡迎的二手品項爲書籍,無論是考慮購買或實際購買,書籍都高居榜首。其次則是衣物、傢俱與汽機車等耐用品。年齡分佈上,年輕族羣傾向選擇衣物與數位商品,40歲以上族羣則偏好汽車、傢俱等實用性高的品項。
儘管整體接受度提升,但仍有約35%的消費者對二手商品持保留態度,主要來自於對衛生與品質的疑慮。包括「擔心前手使用過的痕跡」,或「無法確認商品來源」與清潔狀況等。這些疑慮也凸顯出業者若要擴大二手市場,需在商品保證、清潔流程與信任建立上做出更多努力。
二手市場的價格在「五折」範圍是最能促使購買的誘因,尤其對於汽車、家電等高單價商品,五折被視爲合理範圍,可作爲消費者自行轉賣的參考,但價格過低反而會引發品質疑慮;日常消耗品則需壓低至三折以下才具有吸引力。
東方線上指出,未來二手消費的成長潛力仍相當可觀,根據調查有65%的消費者表示未來會「越買越多」,其中超過一半(57%)願意重複購買相同商品,78%則考慮拓展至其他品項,反映出二手消費已不再是少數人的選擇,而是逐漸成爲一種新的生活風格與消費選項。消費者對二手商品的期待不再僅止於便宜,更多人也在乎品質與實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