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產業科技展、人工智慧暨物聯網展 歐盟成長署副署長帶團觀展
▲左起總統府資政沈榮津、貿協董事長黃志芳、電電公會副理事長沈尚弘、經濟部政務次長江文若爲展出揭幕。(圖/記者張佩芬攝)
記者張佩芬/臺北報導由外貿協會與電電公會共同主辦的2025年「臺北國際電子產業科技展」與「臺灣國際人工智慧暨物聯網展」今(22)日起至24日在臺北南港展覽館1館登場。外貿協會董事長黃志芳指出,本屆展覽以「AInnovation Now」爲主軸,聚焦AI物聯應用、機器人及智慧自動化、智慧監控、智慧數據中心、工業物聯嵌入及衛星通訊六大主題,完整呈現AI技術與物聯網整合應用的最新趨勢。
黃志芳表示,AI是產業很重要的驅動力,近幾年展出已從傳統元件和製造爲主的展覽,轉型爲技術科技導向和解決方案和智慧爲主的展覽,臺灣擁有AIoT最大優勢,研究機構估計,AIoT產值在2032年將達到1500億美元,是2024年的四倍,貿協透過臺灣名品展與63個海外據點,協助我國業者爭取商機。
歐盟成長總署副總署長Hubert Gambs帶着歐盟訪團代表來臺觀展,他表示臺灣在創新能量、科技實力、商業環境以及社會活力等方面,皆給人留下深刻印象;臺灣不僅具備堅實的研發實力與卓越的製造能力,更是歐盟企業尋求科技夥伴與建立創新生態系的重要目的地。
▲左二起經濟部政務次長江文若、電電公會副理事長沈尚弘、貿協董事長黃志芳、總統府資政沈榮津與阿波羅電力高階主管合影。(圖/記者張佩芬攝)
歐盟與臺灣之間的經貿關係長期密切。雙邊貨物與服務貿易額高達720億歐元,歐盟是臺灣的第四大貿易伙伴,而臺灣則是歐盟的第十三大貿易伙伴。在投資領域方面,歐盟更是臺灣最大的外資來源,佔整體外商直接投資超過四分之一,總額達580億美元,展現雙方深厚的經濟合作基礎。
本次展出共有18個歐洲創新產業羣代表團參與臺北國際電子展(TAITRONICS),展現歐洲中小企業對臺灣市場的高度重視與合作意願。歐盟並誠摯邀請產業界及創新團隊踊躍參與 「歐盟創新周」,共同推動跨國創新交流與夥伴合作。
本屆展覽吸引衆多指標企業參與,包括凌羣電腦、世駿電子、元山科技與阿波羅電力等,共同展出AIoT創新技術與解決方案。
配合展覽主題,電電公會亦首度籌組「智慧動力館」,由東元電機、臺達電、士林電機、華城電機與富威電力聯合展出,呈現高效能動力核心元件、智慧整合方案及碳管理技術。經濟部產業發展署也將整合旗下多項計劃展出防災、車用、娛樂、先進通訊及未來顯示最新技術,而「智慧健康生活」則展出AI居家健康照護落地應用。
▲揭幕典禮貴賓大合照。(圖/記者張佩芬攝)
另一大亮點爲「Big Bang 新創專區」,共吸引來自加拿大、法國、美國、日本、英國、馬來西亞、智利與德國等16國、27家新創團隊參與,帶來視覺感測、多語言AI解決方案與電致變色顯示等前沿技術。
展期間也將舉辦新創發表會(Demo Day)及主題沙龍活動,邀請產業專家即席回饋,協助新創團隊加速市場驗證與策略調整。
「 AIoT Taiwan Forum」則聚焦於太空科技與邊緣AI應用的未來趨勢與產業洞察,邀請高通、AWS、研華科技、所羅門、鴻海研究院與耐能智慧等業界領袖,分享最前沿的技術與市場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