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支多事之秋 市佔排名將洗牌

臺灣電支正逢多事之秋,讓市場有洗牌可能。圖爲街口支付App。(本報資料照片)

國內電子支付發展概況

電子支付近來話題不斷,先是一卡通今年底將徹底移出LINE Pay,隨即街口支付爆出成立以來最大停用潮,再到LINE Pay取得金管會覈准進軍電子支付,一連串的變化,讓臺灣電支市場有了洗牌的可能,尤其市佔率前兩大的業者正逢多事之秋,給了後進超車機會,未來電支市場恐怕「驚喜」不斷。

目前臺灣電支市場爲「三大三中」,三大分別爲街口支付、一卡通及全支付,街口是因爲最早進軍電子支付領域,有時間優勢;一卡通過往與LINE Pay結盟,在LINE的生態圈中享盡用戶紅利,是能異軍突起的主因;全支付則有母集團全聯撐腰,近期在市場上最積極。

「三中」的業者分別爲悠遊付、全盈支付及愛金付(icash Pay),悠遊付是悠遊卡轉投資的電子支付,但因策略不明,加上不像一卡通搭上LINE Pay順風車,相對弱勢;全盈及愛金付的母集團分別爲全家、統一超商,都是以零售通路發跡,雖有集團優勢,但畢竟不像全支付出手那麼闊綽,只能慢慢推進。

震撼彈連發 市場驚喜不斷

近期電支最震撼的,就是一卡通確定在今年底與LINE Pay正式分家,原先在LINE Pay錢包中的iPASS MONEY功能,包含生活繳費、儲值、提領、好友轉帳、付款等,都將於2026年1月1日起轉移至「一卡通iPASS MONEY」App,少了LINE生態圈撐腰,一卡通將被打回原型。

簡單來說,很多人會在LINE的對話框內轉帳給朋友,這是因爲LINE串接了iPASS MONEY功能,明年起雙方拆夥後,如果還想要把一卡通帳戶內的錢轉給朋友,就只能移駕到「一卡通iPASS MONEY」App,使用上大爲不便,這也是多數研判一卡通將由盛轉衰的關鍵。

第二顆震撼彈則是街口支付,受母公司街口金融科技官司拖累,在7月11日爆發國內金融史上最大電子支付停用潮,用戶深怕遭受損失,不是解除銀行綁定,就是急領帳戶餘額,有商家擔心街口「倒了」而拿不到貨款,也紛紛宣佈暫時不收街口支付,且有蔓延之勢。

在金管會出面「掛保證」,加上按照《電支管理條例》規定,用戶資金要100%交付銀行信託,與街口本身財產具有隔離效果,不受影響、安全無虞,讓這場風波稍微平息,商家也紛紛重新接受街口支付,但街口母公司的官司還是未定之天,都讓街口元氣大傷。

LINE取得門票 一卡通挫咧等

至於最「大」顆的震撼彈,則是金管會17日核發連加網路(LINE Pay)電子支付機構業務許可函,LINE Pay將從第三方支付升格成爲國內第10家專營電支業者,最晚2026年中上線。由於LINE Pay具備LINE生態系優勢,預料用戶成長後發先至,直取電支龍頭大位。

有趣的是,LINE Pay的電子支付目前規畫沿用最早與一卡通合作時所使用的「LINE Pay Money」,頗有延續服務的味道,不過既有的LINE Pay用戶都需重新申請成爲LINE Pay Money用戶,但爲了讓用戶無痛升級,LINE Pay將設計類似「一鍵移轉」機制,縮短流程。

LINE Pay進軍電支,之所以被各界認爲具有「冠軍相」,當然就是滲透率極高的LINE,但這也意味LINE Pay Money將迅速填補掉原本一卡通iPass Money的空缺,用戶增加速度將相當快,反觀一卡通用戶恐流失。龍頭是否就此換人做,好戲還在後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