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資料館藝術影院7月放映今日開票!

夏日炎炎,觀影正當時。

7月藝術影院依舊精彩多多,期待與觀衆朋友們共赴新一月的光影之旅。

七一特別放映

爲慶祝黨的生日,藝術影院將於7月1日當天在小西天放映《黨的女兒》(1958 4K)。

影片由林農執導,改編自王願堅的原著小說《黨費》,情節曲折,敘事流暢,“人民藝術家”田華在其中貢獻了卓越的極富感染力的表演。本次放映版本爲4K全新修復版,大銀幕放映不容錯過!

國影佳緣

慶祝中國電影誕生120週年特別策劃

2025年,爲慶祝中國電影誕生120週年,藝術影院將以“國影佳緣”爲題,每月呈現一組珍稀國產經典影片,並搭配豐富的專家講座或交流活動,以電影本身爲緣起,一窺中國電影的發展歷程。

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義勇軍進行曲》)誕生90週年,也是傑出的左翼作曲家聶耳逝世90週年。7月17日,在其逝世紀念日當天,我們將以《風雲兒女》(1935)、《聶耳》(1959)兩部作品向其致敬。

《風雲兒女》由許幸之導演,聶耳擔任作曲,國歌《義勇軍進行曲》正是誕生於本片之中,中國電影資料館節目策劃楊鴿將在《風雲兒女》放映前進行導賞。

《聶耳》由鄭君裡導演,根據聶耳的事蹟改編,是一部優秀的革命浪漫主義電影,趙丹的優秀的表演也令人印象非常深刻。中國電影資料館研究員、電影史專家李鎮將在映後帶來精彩交流,他剛剛出版的新著《鄭君裡評傳》屆時也將做特別介紹。活動將由中國電影資料館節目策劃楊鴿主持。

★ 特別放映哪吒 ★

從神話到現實

《哪吒之魔童鬧海》無疑已在中國電影史上留下了深刻的一筆。7月,藝術影院在本專題中呈現兩部哪吒主題改編佳作,從神話到現實,展現不同時代這一經典形象的創作異同。

由王樹忱、嚴定憲、徐景達等三位傑出的動畫影人聯合導演的《哪吒鬧海》(1979)以明麗豐富的色彩刻畫深沉悲壯的故事,毫無疑問是中國動畫史上的豐碑之作。7月10日本片放映前,中國電影資料館節目策劃吳雙將以“哪吒形象的流變”爲題進行映前導賞。

李霄峰的長片首作《少女哪吒》(2014)則細膩呈現了兩個少女的情感與成長,詮釋現實之中少女哪吒如何“割脈還親”。7月11日,在影片公映整整十週年之際,李霄峰導演將做客小西天1號廳與中國電影資料館節目策劃沙丹進行映後交流。活動將由中國電影資料館節目策劃吳雙主持。本場觀衆均可憑票領取影片紀念海報一張。

特別策劃:最美表演

對於電影而言,表演的重要性無需多言,優秀的演員能以其細膩精湛的演技成就銀幕佳作。7月,藝術影院將爲觀衆朋友們呈現一組表演極佳的作品,展現銀幕上的演員魅力。

韓傑導演的《Hello!樹先生》(2011)以超現實的視聽語言呈現魔幻現實故事,王寶強以極令人驚豔的表演刻畫了樹先生這一影史經典角色。

《Hello! 樹先生》

7月25日,韓傑導演將親臨藝術影院,與中國電影資料館節目策劃沙丹暢談影片的創作故事。本場購票觀衆均可領取精美海報一份,機會難得,期待大家前來觀影。

《永不消逝的電波》(1958 4K)中,孫道臨飾演的李俠儒雅堅定,成爲一代地下工作者的標杆形象;王曉棠、於洋在《英雄虎膽》(1958)中分別刻畫了冷豔詭秘的特務阿蘭與瀟灑不羈的偵察科長曾泰,自然生動演繹諜戰傳奇。

《英雄虎膽》

趙丹與於藍等一衆表演藝術家們在節奏緊湊的《烈火中永生》(1964 4K)裡,表演精準、樸實又感人,江姐、許雲峰等角色在影史上熠熠生輝;謝芳、曹銀娣則在《舞臺姐妹》(1965)中以竺春花、邢月紅的人生故事詮釋“臺上悲歡人常見,誰知臺外尚有臺”的人生思辨,上官雲珠飾演的商水花出場寥寥依舊令人印象深刻。

《烈火中永生》

《舞臺姐妹》

《英雄本色》(1986 4K)裡瀟灑不羈的“小馬哥”風靡亞洲,成爲了一代人的銀幕記憶,周潤發憑藉此片首次獲得香港金像獎影帝;而梅豔芳則以《胭脂扣》(1987 4K)中癡情錯付的如花一角捧得第8屆香港金像獎影后獎盃。

《英雄本色》

《胭脂扣》

謝園憑藉《孩子王》(1987)中收放自如、純粹自然的表演一舉成名;劉曉慶飾演的金子毫無疑問是《原野》(1988)中的靈魂人物,楊在葆飾演的仇虎也同樣是其表演生涯的高峰角色。

《孩子王》

實力派演員令人印象深刻的表演不勝枚舉。鞏俐以《秋菊打官司》(1992 4K)中天然去雕飾的“秋菊”摘得威尼斯電影節、金雞獎等海內外多個電影節展的最佳女主角獎桂冠;廖凡則以《白日焰火》(2014)掙扎憤怒的張自力一角收穫柏林銀熊獎最佳男演員;鄧超憑藉《烈日灼心》(2015)的複雜精彩的辛小豐斬獲上影節金爵獎、金雞獎等多個影節的最佳男主角獎,郭濤與段奕宏片中同樣表現突出,可稱平分秋色;《春潮》(2019)裡金燕玲與郝蕾則以真實自然又頗具爆發力的互動,展現了母女之間複雜的情感博弈。

7月“銀海戲苑”將呈現一組越劇愛情名作。

黃祖模導演的《情探》(1958)講述“負心多是讀書人”的故事,傅全香表演驚豔;在應雲衛導演《追魚》(1959)與岑範導演的《紅樓夢》(1962)中,徐玉蘭、王文娟等越劇名家們風采動人;斯蒙導演的《毛子佩闖宮》(1963)時隔許久再次在2號廳放映。越劇表演藝術家金雅樓和筱靈鳳擔任主演,深受一代越劇迷的喜愛。

《紅樓夢》

華語聚焦

2015年,畢贛導演憑藉其長片首作《路邊野餐》(2015)閃耀華語影壇。7月15日,在影片誕生10週年之際,藝術影院將舉辦本片的特別放映活動,活動具體信息後續官宣,敬請影迷朋友們期待!

《路邊野餐》

此外《相愛相親》(2017)、《氣球》(2019)、《平原上的夏洛克》(2019)、《白蛇傳·情》(2019)、《乘船而去》(2023)等優秀華語佳作也將在藝術影院繼續與觀衆相會。

《乘船而去》

無盡浪潮

道格瑪95運動三十年

2025年標誌着道格瑪95運動三十年,今年北京國際電影節推出的無盡浪潮:道格瑪95運動三十年將在炎炎夏日來到小西天藝術影院,呈現道格瑪95代表作《家宴》(1998)、《敏郎悲歌》(1999)、《意大利語初級課程》(2000)、《窗外有晴天》(2002),以及道格瑪95的精神“近親”——《破浪》(1996)和《末路狂奔》(1996)的全新4K修復版,向這個影響深遠的電影運動致敬。

這組作品只此一輪告別放映,機會十分珍貴。6部影片全部爲內嵌中文字幕,大銀幕效果絕佳。

《家宴》

《破浪》與《末路狂奔》分別是拉斯·馮·提爾與尼古拉斯·溫丁·雷弗恩的導演代表作。兩部影片雖不是嚴格意義上的道格瑪95影片,卻共享近似的美學風格和創作理念。《末路狂奔》更是“麥叔”麥斯·米科爾森揚名影壇的重要作品。本次將放映的是與北影節一致的全新4K修復版,輸出2K數字拷貝。

《末路狂奔》

《家宴》(道格瑪95 #1)、《敏郎悲歌》(道格瑪95 #3)、《意大利語初級課程》(道格瑪95 #12)和《窗外有情天》(道格瑪95 #28)則爲四部不折不扣的道格瑪影片,在開頭都附有道格瑪認證書。

《窗外有情天》的道格瑪證書

在每部影片放映前,將播放由丹麥電影研究院、電影資料館(Cinemateket)策展人Sophie Engberg Sonne爲影片錄製的映前導賞視頻。特此向丹麥文化中心的大力支持致謝。

丹麥電影人近年在影壇持續發力,表現亮眼,同時還有無數丹麥影史經典值得挖掘。年內藝術影院有機會將更多價值連城的丹麥影片奉獻給觀衆,敬請期待。

Sophie Engberg Sonne,丹麥電影研究院、電影資料館(Cinemateket)策展人,哥本哈根大學文學與電影研究碩士。自2018年起,擔任丹麥電影研究院電影策展人。

館藏首發

黑澤明的絕世大作《亂》(1985 4K)在今年迎來公映40週年紀念。本片以日本戰國時代爲背景,故事框架上巧妙借鑑了莎士比亞筆下的《李爾王》,配以黑澤明大氣磅礴的美學手筆和由仲代達矢領銜的羣星陣容,成爲百看不厭的超級經典。

本次放映的是由映歐嘉納和角川於2015年聯合完成的4K修復版。修復工程源於影片原始拍攝底片,調色得到了攝影師上田正治的認證,是本片的最佳視聽版本。

《亂》劇照

迎來百年誕辰的電影大師羅伯特·奧爾特曼的多部影片今年在北影節熱映。其中他揭示好萊塢遊戲法則的《大玩家》(1992)可謂一票難求。本片開場的教科書式長鏡頭成爲奧特曼影史留名的名場面之一,值得大銀幕細細品味。

《大玩家》

90後導演佐近圭太郎的《我所看到的世界就是一切》(2022)是近年影壇的亮眼遺珠。佐近圭太郎作品對都市生活鉅變對個體和家庭結構的影響有着獨特的細膩觀察。片中呈現的單身子女、原子化家庭衝突等問題相信很容易引發中國觀衆的共鳴。

《我所看到的世界就是一切》

麥斯·米科爾森斬獲第36屆歐洲電影獎最佳男主角獎的《惡棍》(2023 4K前譯《雜種》)是一部製作精良的拓荒史詩。精湛演技與絕美攝影讓本片無論在微觀細節還是宏觀調度上都養眼好看。

隨着這部新作的加入,7月藝術影院將一次性推出四部“麥叔”主演影片,從《末路狂奔》《窗外有情天》到《酒精計劃》和《雜種》,見證他的精彩銀幕表演之路。

《惡棍》

主流作者:西川美和

去年此時,西川美和攜“踏入謊言的河流——西川美和電影展”降臨藝術影院,盛況空前。轉眼一年過去,西川美和作品將再次來到小西天。四部代表作——《蛇草莓》(2003)、《搖擺》(2006)、《親愛的醫生》(2009)和《美好的世界》(2020)將唯美上演,僅此一輪放映,是這個夏日不可錯過的寶藏專題。

《美好的世界》

大師回顧

經典影片《柏林蒼穹下》(1987 4K)、《地球之鹽》(2014)與近期力作《完美的日子》(2023 4K)將組成時間跨度頗大的維姆·文德斯合集。其中《柏林蒼穹下》的全新4K修復版將首次登陸小西天藝術影院;《地球之鹽》的拍攝主角、享譽世界的自然攝影大師塞巴斯蒂昂·薩爾加多5月23日辭世,享年81歲,謹以此放映表示特別懷念。

《柏林蒼穹下》

費德里科·費里尼的《甜蜜的生活》(1960 4K)、《八部半》(1963 4K)與埃米爾·庫斯圖裡察作品《亞利桑那之夢》(1993 4K)、《地下》(1995 4K)、《黑貓白貓》(1998 4K)的全新4K修復版將繼續坐鎮藝術影院。

《亞利桑那之夢》

大銀幕難得一見的《蜂巢幽靈》(1973)、《南方》(1983)、《閉上眼睛》(2023)格外值得關注,推薦連續觀影,感受維克多·艾里斯空靈玄妙的視聽互文。

《閉上眼睛》

環球精粹

柏林金熊獎得主、在北上兩節都一票難求的《夢》(2024 4K)將在7月浪漫降臨藝術影院。影片編劇、導演達格·約翰·豪格魯德延續系列前作的成功,依託對話展開對情感的細膩描摹,形成其充滿文學性的獨特風格,成功推出當之無愧的年度佳片。

《夢》

《大自然對你說了什麼》(2025)被視作近些年最輕鬆易懂、最幽默搞笑的一部洪常秀作品,在柏林亮相後收穫極佳口碑。影片藉由一個家庭內部的溝通,展開了多元視角的人生討論。朦朧的畫面效果成爲近期洪常秀影片的一個視覺特點,隱約透露着導演的某種人生體驗。

《大自然對你說了什麼》

90後泰國導演帕特·波尼蒂帕特完成度極高的《姥姥的外孫》(2024)是豆瓣8.8的口碑之作。影片將祖孫之間的生活故事在輕鬆喜劇中娓娓道來,真情流露,笑中帶淚。煽而不俗的配樂也非常加分,令人印象深刻。流行偶像普提蓬·阿薩拉塔納功更展露了不可小覷的紮實演技。

《姥姥的外孫》

蕾雅·賽杜、喬治·麥凱聯袂主演的科幻驚悚愛情片《野獸》(2023)是一部故事設定和視聽語言都非常強悍的人類啓示錄。這個穿越古典、當下與未來的作品每段都拍得非常考究,大有買一張電影票連看三部電影的感覺,部分段落更有得林奇主義真傳的意思,不容錯過。

《野獸》

克里斯蒂安·佩措爾德與葆拉·貝爾合作的《溫蒂妮》(2020)講述水之精靈的愛情神話、保羅·索倫蒂諾的《絕美之城》(2013)和《年輕氣盛》(2015 4K)引領觀衆步入羅馬夏日和阿爾卑斯羣山之間,賈法·帕納西的《出租車》(2015)和場場火爆的《雷曼兄弟三部曲》(2019)將在7月的大廳恭候大家。

《出租車》

麥叔在與托馬斯·溫特伯格繼《狩獵》後再度合作的《酒精計劃》(2020)中貢獻了驚豔的舞蹈場面。而說起舞蹈,沒有什麼比《機器人之夢》(2023)中的最後一舞更令人淚目。

《機器人之夢》

7月還有《尋找小糖人》(2012)、《阪本龍一:終曲》(2017)、《阪本龍一:傑作》(2023)在大銀幕奏響精彩的音樂時刻。

《尋找小糖人》

經典重現

7月的經典重現可以用美不勝收來形容。

《倩女幽魂2:人間道》(1990)、《笑傲江湖》(1990)、《阮玲玉》(1991 4K)三部港片經典常看常新。

《倩女幽魂2:人間道》

《奇遇》(1960)、《薄荷糖》(1999 4K)、《天使愛美麗》(2001)都是不同觀衆愛上電影的理由。

而阿巴斯·基亞羅斯塔米的《特寫》(1990)、大衛·林奇的《穆赫蘭道》(2001 4K)以及李·佩斯主演的超現實神作《墜入》(2006 4K)則將電影的造夢神蹟推向極致。

《墜入》

北京驕陽似火,影院浪漫清涼。7月的一頭一尾兩個週末,藝術影院爲觀衆安排了《愛在黎明破曉前》(1995)和《愛在日落黃昏時》(2004)兩輪連映。十年之約,不見不散。

《愛在黎明破曉前》

開票時間:6月26日(週四)中午12:00

售票平臺:中國電影資料館官方APP/淘票票

預祝大家購票&觀影愉快!

藝術影院7月觀影日曆

*圖中標淡黃色的爲活動場,表內有星號標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