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網“全科醫生”吳嘉楠: 24小時值守高原超高壓變電站,保障優質清潔電能送到千家萬戶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李博 北京報道

4月29日,國新辦舉行“新徵程上的奮鬥者”中外記者見面會,邀請5位新當選的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代表,圍繞“加強文物保護 傳承中華文明”與中外記者見面交流。

(中外記者見面會現場 圖片來源:國新辦網站,下同)

4月28日上午,慶祝中華全國總工會成立100週年暨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黨中央、國務院授予1670人全國勞動模範稱號、756人全國先進工作者稱號。他們都是近些年來在我國發展建設各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的典範。

國網青海省電力公司超高壓公司運維檢修部變電運維管理專責吳嘉楠是中外記者見面會現場的5位代表之一,大學畢業後就奔赴青藏高原投身電力事業,參加工作12年來,深耕變電站設備運維領域,成爲變電運維的“行家裡手”。她29歲競聘成爲青海10座750千伏變電站中最年輕的站長,也是唯一一名女站長,獲全國勞動模範、全國三八紅旗手等榮譽。

(國網青海省電力公司超高壓公司運維檢修部變電運維管理專責吳嘉楠)

青海省是清潔能源大省,在發展清潔能源上有着得天獨厚的優勢。在72萬平方公里的青海大地上,清潔低碳的“綠電”正沿着縱橫交織的電網奔涌不息,爲國家清潔能源產業高地建設提供了堅強的網架支撐。而在這背後,是成千上萬名高原電力人幾十年如一日的默默堅守,吳嘉楠就是他們當中的一員。

“我從事的電網運維這個崗位,最大的成就感就是爲清潔能源的高效輸送貢獻了自己的力量。”吳嘉楠所在的公司承擔着青海境內65座超高壓變電站和200多條一共16000多公里輸電線路的運行維護任務。作爲超高壓交流變電站的運維人員,日常要對變電站巡視維護和檢修,確保將青海省內優質清潔的電能穩定地輸送到千家萬戶。

吳嘉楠介紹,電網就像人體的血管,變電站就像電力傳輸的心臟,源源不斷地把電能輸送到身體的各個角落。她從事的變電運維崗位,工作性質是要24小時駐守在變電站裡,就像電網的全科醫生,通過細緻的巡檢,精準的異常故障隔離,以及高效的運維管理,保障電力的穩定供應,也爲實現“雙碳”目標貢獻自己的力量。

2017年初,吳嘉楠在塔拉灘上的塔拉750千伏變電站值守,那天是暴雪天氣,高原上這種惡劣天氣會給設備安全穩定運行帶來非常大的挑戰。那天在站值守的所有人心裡都繃着一根弦,密切關注着主控樓後臺機設備信息。下午,後臺及時發了一條告警信息,信息內容是750千伏的母線壓力報警,吳嘉楠和一個值班員馬上趕到了設備區,遠遠就聽到漏氣的聲音,看壓力錶發現已經到了報警值,立馬判斷這個設備不能堅持運行了。因爲這個設備是750千伏的封閉式組合電器,通着電流,有電壓的導體在一個母線筒的內部,內部充的是絕緣氣體,一旦壓力達到一定程度導體可能就會對筒壁放電,吳嘉楠他們立即開始進行異常故障處置。這次異常情況的正確處置,有效地避免了電網衝擊和設備的損壞。

近幾年,吳嘉楠和同事們也通過應用科技化、智能化的手段,如用無人機巡檢、全景化監控平臺等方式,來提升運維管理的質效,保障大電網的安全穩定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