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泰之間有個節

(原標題:滇泰之間有個節)

初夏的昆明,第15屆昆明·泰國節熱鬧非凡。來自泰國清邁的姑娘桃子,用簡單卻熱情十足的中文,向顧客介紹着展臺上的手工藝品:“顏色漂亮,試試看!”

第15屆昆明·泰國節現場 蔡夢 攝

不遠處,泰國大型商超品牌Tops的展位前人頭攢動,這是他們第一次參加昆明·泰國節。該企業跨境電商負責人李進輝正向顧客介紹Tops官方商城小程序。李進輝希望通過昆明·泰國節讓更多人知道這個小程序,“這就像是把泰國超市貨架搬進手機裡,消費者通過跨境電商平臺,把優質泰國好物一鍵帶回家!”

第15屆昆明·泰國節現場 蔡夢 攝

“我們又來啦!”另一邊,泰國正大集團已經是第五次來參展了。企業雲南區市場部負責人申君婉月熱情地介紹:“我們這次帶來了普洱茶醃製的松花蛋,瓶口藏着凝固蜜糖的鮮果蜂蜜水等多款創意新品。”深耕雲南34年,正大集團與雲南的聯繫也越來越緊密,“我們在普洱成立了正大(普洱)咖啡有限公司,這是一個集咖啡種植、咖啡加工、品牌營銷、咖啡莊園爲一體的三產融合項目。”申君婉月表示,希望通過泰國節這類交流活動,也能讓世界共享滇泰風味。

第15屆昆明·泰國節現場 蔡夢 攝

從農田到指尖再到餐桌,滇泰朋友在買與賣中悄然結下深厚情誼。作爲中泰文化交流的重要平臺,“昆明·泰國節”自2008年創辦以來已成功舉辦15屆,這不僅是展示泰國文化的窗口,更是增進兩國人民相互瞭解的橋樑。

這份熱鬧勁,在第9屆南博會上繼續升溫。泰國展區裡,Inflat Decor(因芙拉蒂克)的展位化身一片夢幻的“氣泡海洋”。明黃、亮粉、湖藍的充氣包色彩跳躍,牢牢吸引住觀展者的目光。銷售經理紀皮南忙得不可開交:“我們連續兩年參展,產品都全部售罄,這讓我們對開拓中國市場充滿信心。”紀皮南感慨,南博會這個平臺讓泰中經貿合作紐帶越系越緊。

第15屆昆明·泰國節現場 蔡夢 攝

滇泰之間這個名爲“節”的舞臺,早已超越一時歡慶,所象徵的連接、流動與共贏正化作日常。每年泰國榴蓮飄香的季節,果園與倉庫便是泰國KF國際冷鏈運輸公司負責人迪臘·吉希吞最牽掛的地方。他深知中國市場對泰國榴蓮的分量,對每一顆果實的品質都格外較真。過去,榴蓮嬌貴易損,運輸時限如同“緊箍咒”,如今搭乘中老鐵路“瀾湄快線”國際貨物列車,泰國榴蓮僅需3天就能抵達昆明。此外,昆明海關推出的“鐵路快通”和生鮮“綠色通道”等一系列措施,爲這條“熱果北上”之路保駕護航。而在昆明經營泰國榴蓮的餘青青夫婦則借力電商平臺,將這份“甜蜜”銷往千家萬戶:“泰國榴蓮越來越受中國消費者認可,我們的生意也越來越好。”

第15屆昆明·泰國節現場 蔡夢 攝

另一邊,雲南的鮮花同樣沿着這條“鋼鐵絲路”南下綻放。泰國“粉色花屋”的店主張洋洋對此感觸尤深。初到泰國時語言不通,多虧了鄰居商戶們一句句耐心幫她糾正發音。如今花店生意紅火,“我們每週固定三次,通過冷鏈運輸將鮮花從昆明運往泰國。”張洋洋說。依託便捷的運輸和高效的物流,雲南鮮花只需3到4天就能抵達曼谷。不久前,張洋洋還把生意拓展到TikTok(抖音海外版)上,“我周邊的許多商戶也想加入直播帶貨,讓雲南鮮花香飄泰國。”

雲南網記者 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