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數淪洗錢工具 議員促納管
詐騙氾濫,不少詐團利用遊戲點數金流難以追蹤。國民黨新北市議員林國春(右二)、劉美芳(右一)、林金結(左一)4日召開記者會,呼籲中央應儘速修法,納管遊戲點數。(新北市議員林國春辦公室提供/柯毓庭新北傳真)
遊戲點數淪洗錢工具,國民黨新北市議員林國春、劉美芳、林金結4日開記者會,呼籲中央應儘速修法,納管遊戲點數,推動遊戲點數制度改革與跨部會監理。曾偵辦多起重大金融犯罪案件的前檢察官李秉錡指出,針對遊戲平臺業者規範其實近期推動的「打詐新四法」已有要求,但執法力度如何、是否能真正落實,恐怕仍待檢驗。
林國春指出,遊戲點數平臺早已擔負大量資金流通角色,這些平臺就像無照虛擬銀行,未被納入任何監管框架,是整體制度放任金流漏洞的結果。林金結則表示,企業拒絕配合司法調查,讓詐騙集團更爲囂張,主管機關應賦予檢警直接查覈的權限,避免企業成爲打擊詐騙的絆腳石。劉美芳支持區分願納管與不願配合的業者,不能因爲法規空白,就放任市場自由運作,最後受害的都是民衆。
林國春、林金結與劉美芳共同呼籲,中央應即刻啓動三大改革行動,包含「訂定《遊戲點數管理辦法》,將點數交易平臺納入金流監管」、「成立跨部會處理平臺,設置受害者申訴與金流調查專責窗口」、「推動平臺實名制、KYC 審查(即客戶審查)、金流留痕與異常申報等機制,強化洗錢防堵能力」。
轉任律師的李秉錡對此表示認同,但指出遊戲點數是支付媒介工具,因爲流通性高、匿名性高,是很好的洗錢工具,此次打詐修法也有要求遊戲點數商必須在平臺做實名購買認證,但「法規有了,執法力度仍待檢驗」,點數購買平臺多元,被害人購買點數時多在超商等通路購買,不太可能要求民衆在超商購買點數時,店員還要做實名認證,實名認證如何做、KYC審查如何執行,都是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