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巨頭轉型AI科技公司?蔡崇信透露阿里與蘋果合作

《科創板日報》2月13日訊(記者 黃心怡)在阿聯酋迪拜舉辦的World Governments Summit 2025峰會上,阿里巴巴聯合創始人、董事局主席蔡崇信迴應阿里與蘋果合作傳聞,他表示,蘋果在中國需要一個本地化的合作伙伴,爲他們的手機服務。“蘋果與中國的多家公司進行了交談。最終,他們選擇與我們做生意。我們非常幸運、也非常榮幸能夠與蘋果這樣的公司做生意。”

過去一年,“在中國誰能拿下蘋果的AI訂單”這一備受關注的事件始終懸而未決。此前有媒體報道稱,蘋果曾選擇百度作爲主要合作伙伴,但合作未能繼續。隨後,蘋果考慮了阿里、騰訊、字節和DeepSeek等公司的AI模型。相較阿里的服務體系,DeepSeek由於在支持大客戶方面有所欠缺,未能被選中。

對蘋果來說,與阿里合作AI的落地是其意圖扭轉國內銷量頹勢的側重點之一。對於阿里而言,自開啓“AI驅動”戰略以來,這個昔日的電商巨頭正推動自身向科技企業轉型,此次與蘋果的深度牽手,無疑是一次重大突破。

▍蘋果試圖補齊生成式AI版圖

過去兩年多,蘋果在華營收持續下滑,2024年自然年四季度的下滑幅度達到了11%。中國消費者轉向本土手機品牌是主要因素。

根據Canalys數據,2024年第四季度蘋果在中國市場的出貨份額已經快速回升至第一位,市場份額17%,但出貨量同比下降了25%。其餘vivo、華爲、小米、OPPO的國內市場出貨量均爲同比正增長。

當前,各大科技巨頭開始大力佈局端側AI,搶奪AI智能體入口。國產廠商華爲、榮耀、小米、OPPO、vivo等早已接入了各自的雲端或端側AI大模型。在DeepSeek爆火出圈後,國產手機品牌也紛紛擁抱DeepSeek,華爲、榮耀已經可以在手機中使用,OPPO、vivo、魅族、努比亞也宣佈將要接入。

蘋果AI產品Apple Intelligence(蘋果智能)於去年6月正式發佈,仍尚未在國內落地。蘋果CEO蒂姆·庫克曾在財報電話會上提到,iPhone去年四季度銷量很大程度上受到了“蘋果智能缺失”的影響。

此番蘋果和阿里巴巴的合作落地,將推動蘋果在中國市場的AI落地進展,爲蘋果的生成式AI策略拼上重要的一塊版圖。

不過,AI能否直接帶動手機銷量還存在疑問。IDC高級分析師郭天翔認爲,蘋果智能在中國的落地對其銷量提振不會太明顯。“現在AI還不是消費者考慮的主要方向,而且現在很多已經用上海外版蘋果AI的,反饋也不是很好,沒跟安卓有太大差距。我更看好iphone 17的外觀有改變的話,可能幫助更大。”

▍AI to C成爲阿里“下一個曲線”?

對於阿里而言, 與蘋果的合作其提出“AI驅動”戰略以來的一次重要商業突破。

2023年9月,阿里將“AI驅動”確立爲戰略核心之一,並以此重塑業務戰略優先級。包括通過大力投資AI基建,以及在B端和C端用戶側推進AI應用。

在基礎大模型方面,阿里一直保持技術迭代。今年春節期間,阿里雲通義千問旗艦版模型Qwen2.5-Max發佈。該模型在多個基準測試中,如Arena-Hard、LiveBench、LiveCodeBench和GPQA-Diamond等,都有不錯的表現。

但在C端應用方面,從Kimi、豆包到DeepSeek,AI應用端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流量狂歡。阿里似乎在這場C端應用角逐中暫落下風。

此次與蘋果的合作,無疑是一波可借力的“東風”,AI to C業務有可能會成爲其具有想象力的“下一個曲線”。

截止今日收盤,阿里股價上漲2.55%達116.7港元。從年初至今來看,阿里股價已整體上漲約38.5%。對比2024年,阿里在完成換帥並年內累計投入160億美元(約人民幣1168億元)用於股份回購後,阿里的股價上升了10%,而2021年、2022年、2023年,阿里的股價則分別下跌了約48%、19%和11%。

不少分析認爲,DeepSeek的爆火讓阿里的人工智能業務獲得了更多關注,市場對於中國人工智能技術的追捧正在使阿里重新成爲投資者的寵兒,有望爲這家一度幾乎陷入沉寂的電商巨頭注入新活力。

談蘋果跟阿里的合作,IDC研究總監盧言霞表示,細節還沒有披露,應該還是與消費者數據的使用以及處理有關。“阿里基於強大的電商等消費級市場生態體系,對個人用戶有更深入的理解,技術上也能夠做到在合規脫敏的前提下,幫助蘋果更好地理解用戶的個性化需求。”

對於未來前景,盧言霞認爲,蘋果跟阿里的合作,目前是否排他、合作期限、使用場景不知,肯定對阿里雲是明顯的正向拉昇。但無法斷言對於大模型整體市場的影響。放言全市場,蘋果手機只是衆多智能硬件廠商中的一個,本次合作也可以說是AI項目中非常亮眼/耀眼的一筆交易,但不是市場的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