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纜股》焦佑倫:歷經一兩年波動期 對華新展望樂觀

焦佑倫表示,國際局勢複雜多變,有正面的發展,也有帶來挑戰的短期影響。以中國大陸爲例,市場仍深受產能過剩所困,對美國的貿易關係亦未見明顯改善,整體經濟需求維持在較低水平。東南亞地區,除了受到中美貿易局勢的牽動,印尼近期也完成總統選舉,新政府上臺後對經濟政策進行調整,對華新當地的業務運作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不過整體而言,在印尼的營運仍保持穩健,維持既有的獲利水準。

歐洲方面,經濟結構面臨重大挑戰,特別是德國受到能源問題及中國市場影響,做一個火車頭經濟體,不能以過去方式帶動歐洲經濟,隨着歐美之間貿易關係的重組,許多歐洲國家開始重新檢視國防與基礎建設的投資策略,並擴大財政支出。從長期來看,這將對華新在歐洲的佈局帶來正面影響。

相較之下,臺灣目前的經濟表現仍屬穩健,受惠於AI產業與工業電腦(IPC)領域的快速發展,臺灣經濟相當不錯,在集團營運中扮演核心支撐角色。

另外能源議題,川普強調全球還是能源競賽,成本爲優先考量,臺灣能源發展還是重中之重,華新在風力發電、電網韌性建設與不鏽鋼製造等領域的業務,仍與綠色能源有關。

國際政經環境的演變下,不僅限於戰爭與衝突,更重要的是各國政策調整。在新的國際競合關係下,各國正在尋求不同的戰略方向。無論是歐洲、東亞、中國大陸還是臺灣,未來都需要加強投資、改善環境,這兩年波動期是新的機會。

儘管過去一年營運表現不如預期,特別是在去年第四季做出必要的調整。但整體而言,雖然處於低獲利階段,華新的基本面仍屬穩定,期望下半年市場不再出現太多不可預期的變數,辛苦一至兩年內迎來較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