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賣不動!從美燒到大陸「慘況曝光」 恐剩10%活着

電動車熱潮降溫,從美國蔓延至全球,就連大陸市場也受到衝擊。(圖/shutterstock達志)

電動車熱潮降溫,從美國蔓延至全球,就連大陸市場也受到衝擊,研究機構AlixPartners甚至預估,大陸現有的車商高達129家,但到了2030年僅剩下15家活着,引發市場高度關注。

華爾街日報指出,電動車熱潮降溫從美國開始,停止電動車補貼措施,拉高車商監管標準;加拿大延後電動車銷售目標,原要求2026年起20%的新車銷售需爲電動車或插電混合動力車,最終達2035年所有新車必須爲電動車或插電混合動力車。

歐盟則在汽車製造商的壓力下,比原計劃提前一年、重新檢視2035年實現汽車零碳排的目標。諮詢機構McKinsey合夥人Patrick Schaufuss指出,大家逐漸意識到,轉型沒辦法像想像中那麼快,不像智慧型手機一樣快速普及。

通用汽車週二表示,由於電動車銷售重挫,將計入16億美元的財務損失,接下來會重新評估產能,可能還會出現更多虧損。日產美國董事長Christian Meunier則提到,務實主義在消費者之間成爲主流,電動車雖是好的解決方案,但不能強迫消費者接受。

大陸車商則必須在過於飽和的市場中找尋機會,研究機構AlixPartners預估,到了2030年只會有15家車商存活,囊括約75%的市佔率,平均銷量約爲每年102萬輛。

該機構並未公開能夠存活的車商名單,普遍認爲,背後有大金主,或者風險承受能力較佳的大企業能夠撐到最後,但目前除了比亞迪與理想汽車之外,並沒有其他上市汽車商能夠實現獲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