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預測、預報、預警“傻傻分不清”?中國地震局專家現場釋疑

新京報訊(記者展聖潔)當下,儘管公衆對於地震並不陌生,但仍有很多人不太清楚地震預測、預報、預警之間的區別和聯繫。5月12日,在應急管理部、中國地震局舉行的“人人講安全、個個會應急”安全知識發佈會上,中國地震局監測預報司司長兼中國地震臺網中心主任王行舟進行了現場釋疑。

王行舟介紹,地震預測是通過我們觀測到的各種地震監測信息進行分析研究,對可能發生地震的時間、地點、震級進行估計和推測的行爲。當前地震預測仍然是世界性的科學難題,很多地震是難以做到精確預測的。

地震預報是政府按照程序對可能發生地震的時間、地點、震級等信息進行發佈的行爲。而地震預警是在地震發生之後,使用地震監測預警技術系統,搶在破壞性地震波到達之前的幾秒至幾十秒,向目標地區的公衆發出警報和提示的行爲。

“地震預測、預報、預警的主要區別是在時間上。”王行舟進一步解釋,地震預測和預報是在地震發生之前做出的行爲,其中,地震預測屬於科學研究行爲,其產出的預測意見是地震預報的基礎;地震預報屬於政府行爲,由政府按照程序來發布,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向社會散佈地震預報意見。地震預警是在地震發生後向公衆發出的警報,用來提醒公衆採取緊急避險措施,以減小或避免地震災害損失。

“總之,地震預測是研判風險,地震預報是震前提醒,地震預警是震時警報。”王行舟說。

編輯 劉夢婕

校對 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