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緣政治風險影響…外商綠能業者出走 洽臺廠接手

臺海地緣政治風險升高,外資對臺灣再生能源市場的信心出現動搖。再生能源大廠透露,近半年來已有多家外商能源投資機構評估出售在臺資產,並主動洽詢本地業者接手。由於綠電項目屬長期投資,外資開發撤離,勢必牽動整體產業資金流向,臺灣本土能源開發商可望迎來新一波整合商機。

雲豹能源、泓德能源等綠電開發商證實,已接獲外資綠電開發商接洽,希望以整體電廠出售方式,逐步退出臺灣市場。

雲豹能源執行副總理譚宇軒昨說,檯面上喊得出名號的公司都已和雲豹能源接洽出售事宜,這些綠電開發商手中握有案量,從數MW(百萬瓦)到數GW(吉瓦)都有。他表示,外資在臺佈局的太陽能與風電專案過去數年快速擴張,但受地緣政治不確定性及資金調度影響,部分外商已暫停新增投資計劃,轉而出售既有電廠資產。

據調查,來臺投資再生能源的外商前五大(依據投資金額或裝置容量估計),包括丹麥沃旭能源、德國英華達、加拿大的北方電力、澳洲的麥格理與上緯企業合作案等。其他重要投資案則來自德國的西門子、新加坡的速力及瑞士的Partners Group等。

譚宇軒指出,目前外資綠電開發商多數洽談對象爲具開發及財務實力的本土公司。

他說,雲豹能源這幾年在國內外積極佈局太陽能、風電、生質能與儲能項目,具備與外商長期合作經驗,曾參與多項跨國綠能投資案,熟悉外資評估流程及法遵要求,因此在外商撤出臺灣之際,成爲接洽接手的對象。

譚宇軒表示,未來這些外資綠電開發商能順利退場的關鍵,來自壽險資金的積極進場。他說,隨着綠電被納入ESG投資與長期收益資產,壽險業者近年持續尋求穩定報酬來源。多家壽險公司已與國內能源開發商合作,由專業團隊代爲規畫、管理及維運電廠資產,降低過去因管理不善或投資標的不透明所帶來的風險。

譚宇軒也說,壽險業者也希望找到可信賴的合作伙伴,由專業團隊協助進行資產評估與管理,確保投資回報穩定。他認爲,近期綠能案場市場上出現大量轉售需求,資金與項目的重新匹配,反而爲臺灣業者創造新的成長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