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智慧革命!成都數字經濟的勝算和短板
你清早出門,打開手機叫了輛車,車上順便看了下“雙11”大促,中午加班沒時間出去吃飯,只得點了個外賣,下班後回家路上收了快遞,晚上睡覺前刷了會兒視頻、玩了盤新遊戲、又充了個會員……
不知不覺間,手機已經與你的生活深度捆綁,衣食住行遊購娛……各種APP以及在背後支撐運作以響應人們各樣需求的活動總和,有一個高大上的名稱,叫做數字經濟。
數字經濟規模突破2萬億元
核心產業實現增加值4899.07億元,佔GDP的比重8.1%
信息化綜合發展水平排名全國第八,引進落地華爲、京東方等百億級重點項目
持續打造“芯屏星感端 存算軟智安”數字經濟核心產業
這是12日舉行的“第四屆數字經濟投融資機構四川行”透露的宏偉圖景,短短數年時間,四川數字經濟從0到1,已迅速躋身全國第一方陣。
▍“第四屆數字經濟投融資機構四川行”活動現場。圖片由主辦方提供
數字經濟是指以數字技術爲核心,以數據爲關鍵要素,以網絡化、智能化、個性化爲主要特徵的經濟形態,涵蓋了電子商務、移動支付、人工智能、雲計算、物聯網等衆多領域,被稱爲繼農業經濟、工業經濟之後的第三種主要經濟形態。
正如浙江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陳德人在第四屆數字經濟投融資機構四川行上的主題演講中所言,數字經濟催生着人類社會的第四次工業革命,也是第一次智慧革命。
我國數字經濟規模由2012年的11.2萬億元增長至2023年的53.9萬億元,11年間規模擴張了3.8倍,成爲經濟發展中創新最活躍、增長速度最快、影響最廣泛的領域。
早在2019年,四川就入選國家首批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2022年2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四部門同意成渝地區啓動建設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四川積極響應,編制印發《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成渝國家樞紐節點(四川) 實施方案》,明確總體目標、建設佈局、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
2022年底,四川省數字經濟總量已突破2萬億元大關,佔全省GDP比重超過了35%,增速超過全國平均水平。其中網絡信息安全、集成電路設計、大數據應用、電商交易等已躋身全國第一方陣,展現出強勁發展勢頭;同時已有5個市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超過100億元,成都居全省第一、佔比接近2/3。
2023年1月1日,四川省數據領域第一部基礎性法規《四川省數據條例》正式實施,要在以規劃引領夯實數字化發展底座、結合省情實際突出發展重點、整合多方政策凝聚發展合力3個方面發展數字經濟。
▍興隆湖東南岸邊的成都超算中心
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是四川一大亮點:四川長虹推進“5G+工業互聯網”改造和平臺建設;東方電氣集團東方電機有限公司建成發電裝備行業首個定子衝片“無人車間”,實現了定子衝片直接操作過程的“無人化”“數據化”“綠色化”;積微物聯創建的“工業互聯網平臺”,以5G、雲計算、區塊鏈新技術手段助推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數字正在賦能千行百業,爲四川現代化建設注入了強大數字動能。
成都以外的各市(州),也正在搶抓數字經濟風口,本次數字經濟投融資機構四川行舉辦地雅安就是突出代表——高標準打造成渝地區大數據產業基地。截至目前,中國·雅安大數據產業園標準機架已達4萬個,智能算力規模達3284P,簽約落地大數據項目171個,預計總投資487億元,阿里、騰訊、字節等互聯網頭部企業、行業領軍企業紛紛入駐園區。全市數字基礎能力評價連續兩年排全省第2位,數字經濟總量今年預計可達500億元。
數字經濟蓬勃發展的背後,是四川所擁有的獨特優勢。
作爲國家發展的戰略腹地,四川不僅是人口大省、經濟大省,更是網絡大省、數字大省。國家信息產業人才培訓重要基地、擁有云計算大數據產業相關研究所、國家級重點實驗室120餘個,爲四川數字經濟快速發展奠定了可靠基礎。
另外,成都公園城市的宜居環境以及引人矚目的衆多科技創新成果,也是四川數字經濟快速發展的重要加分項。
▍公園城市首提地——四川天府新區(視頻來源於《這就是我,天府新區》)
四川還擁有另一大優勢——資源力!
衆所周知,數字經濟的底座是算力,算力的盡頭是電力。2023年,四川水電裝機容量突破9759萬千瓦。水、風、光裝機發電量全國第一,使得數據中心的電力成本更低,也讓四川在“東數西算”工程的競合之中如虎添翼。
在“東數西算”工程八大樞紐節點中,成渝樞紐是唯一一個既能作爲“東數”統籌區域算力應用,又能作爲“西算”承接東部算力需求的節點,不僅帶來算力基礎設施集約化建設、調度,更爲承接產業轉移、傳統產業的轉型帶來更多優質機會。
成果已初步顯現。比如算力排名全球前十的國家超算成都中心自2020年9月投運以來,已服務1300餘家用戶,服務範圍覆蓋全國45座城市、航空航天、裝備製造、新型材料、人工智能等30個領域,完成作業數超6800萬項,成爲科研成果轉化的“最強大腦”。
但同時也應清醒意識到,資源力不唯四川所獨有,更是廣袤西部諸省(市、區)的突出優勢。國家之所以大力建設“東數西算”工程,正是看重西部富集的能源,承接東部算力需求的潛力巨大。
▍圖據《通信產業報/通信產業網》
這幾年,甘肅以“油煤氣風光電火儲氫”多能互補能源格局,吸引了一大批與清潔能源、數字經濟領域緊密結合的企業落地。在國家數據中心集羣 (甘肅·慶陽) “東數西算”產業園區,一秒鐘內,東部的海量數據可抵達黃土高原,完成複雜分析運算。
不僅僅是甘肅,如新疆、青海、貴州、寧夏等地,彷佛一夜之間,都成爲數字經濟產業發展的熱點地區。
在此背景下,四川如何保持並放大數字經濟產業的顯著競爭力,就更加迫在眉睫。
這並不是UP君故弄玄虛或者杞人憂天,以數字經濟規模全省第一、佔比接近2/3的成都爲例。
2023年,成都市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3145.9億元,佔GDP的14.3%,而且是繼上海之後,全國第二個同時擁有超算中心和智算中心的城市,由此支撐AI(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迅速——AI企業852家、產業規模達780億元,近3年複合年增長率超40%,產業增速全國第一,有望成爲成都下一個千億產業。
▍又一智算中心在天府新區投產。圖據@天府發佈
儘管如此,成都乃至四川的AI產業仍存在很多“先天不足”,比如AI應用主要集中在消費領域——人臉識別、指紋開鎖、門禁等場景,但在產業端——製造業、交通、能源等實體經濟領域的應用還較少,十分缺少具有影響力的成功範例和產品。
其次,成都對核心技術人才的吸引和匯聚力仍待增強。雖然成都設置AI專業的高校數量居全國第二、每年相關術領域畢業生中西部首位,但是在算力產業集聚的四川天府新區、成都高新區,網絡架構、AI芯片架構、AI框架、分佈式計算、GPU算法、SLAM算法、機器學習算法等方面的高級架構師、資深工程師仍然非常緊缺。
另外,在AI+新賽道方面,成都的創投也相對不活躍。數據顯示,去年前11月中國AI新賽道投融資事件數量前五省(市)分別爲北京151起、上海101起、廣東95起、浙江64起、江蘇61起,而四川只有11起。
▍“第四屆數字經濟投融資機構四川行”上推介的四川數字經濟領域優秀企業。圖片由主辦方提供
還有一個重要問題就是算力企業間的合作與更高層面的統籌。相關調研發現,成都算力資源強大,但是分屬多個廠商,其產品對應的基礎架構、集成技術、維護策略及開發文檔各不相同,不僅增加了用戶的技術溝通和研發成本,也更不利於產業成長和具有競爭優勢的生態形成。
在最新發布的“2024數字百強市榜單”中,排名前五的分別爲北京、上海、深圳、重慶和廣州,成都位居第六。同爲西部城市和“東數西算”成渝樞紐城市之一,重慶能夠位居第四,這一成績絕非偶然。
近年來,重慶在數字經濟領域大力投入,積極推動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例如在汽車製造行業,重慶衆多車企引入了先進的數字化生產技術,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增速全國第一。同時重慶還大力發展智能製造,推動製造業升級換代,國家級智能工廠數量排名西部第一。
此外,重慶在數字金融、數字政務等領域也取得了顯著成效,區塊鏈創新應用走在全國前列,市民對基層數字化治理滿意度排名全國第一,爲城市發展不斷注入新活力。
▍位於重慶的西部(國際)數字經濟產業園項目效果圖。圖據@重慶發佈
不僅國內各大城市,近年來,乘着新一輪技術發展浪潮,紐約、倫敦、新加坡等全球城市也正在加快建設數字經濟。
全球數字經濟競爭力第一名城市紐約,一方面引導金融、文化、商業等傳統優勢產業作爲“金主”來支持本行業領域的數字化轉型,並在此過程中陸續裂變衍生出數字金融、區塊鏈、元宇宙等新賽道領域;一方面注重在扶持中小數字經濟企業發展上下功夫,推出“衆創空間”、“融資激勵”、減稅等計劃,同時強化風險投資,吸引了大批高科技企業落戶。
成都如何不斷髮揮自身優勢、彌補各種短板?UP君建議,紐約依託優勢產業裂變衍生數字經濟新賽道,注重源頭創新、大力扶持中小數字經濟企業、打造創新生態;重慶大力推動數字經濟發展,數字技術加速融入實體經濟、實數融合不斷催生新模式新業態等經驗,值得成都認真學習借鑑。
另外,要充分發揮成都在基礎算力層的明顯優勢,更應避免各算力企業單打獨鬥,積極推動整合分散算力、優化資源配置、提升利用效率、降低單位能耗,總之,加快構建成都算力產業優秀生態,提升算力基礎設施對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產業支持的整體效能,這方面還大有可爲。
按照規劃——
到2025年,四川高水平建成天府數據中心集羣起步區,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達7000億元;
到2030年,算力算效水平達到全國先進水平,大數據協同創新效應顯著,數據要素市場基本形成,初步建成國家“東數西算”工程承東啓西的戰略支點。
在這場以AI爲核心的偉大變革中,成都、四川、西部與東部沿海乃至全世界站在了同一起跑線上,這不僅是產業新賽道,更是星辰大海、無限未來!
對於四川、成都的數字經濟發展,你有什麼想說的,歡迎留言~
- END -
防止失聯〖請設星標☆〗
編輯:Hugo Ⅰ 美編:Bobeen Ⅰ 主編:Comet
圖文來源:成都向上/網絡
爲全面獲取成都向上新聞資訊,歡迎關注UPchengdu成都向上(新聞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