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設計融合自然意象 臺中八仙山竹藝公廁奪3大獎

浮竹軒-竹構桁架屋頂,如一葉輕舟,浮沉於溪石層積之中。(原間影像提供/李京升臺中傳真)

迎竹軒-遊客服務中心下方公廁,以新面貌呈現-竹編藝術入口意象。(林業署提供/李京升臺中傳真)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臺中分署爲優化公廁環境、提供優質服務體驗,近年重新整建八仙山國家森林遊樂區3座竹藝特色公廁及1座森林療愈休憩場所,巧妙結合國產竹材、自然景觀與空間設計,打造兼具環保、美學與舒適體驗的設施。該工程不僅在2024年獲內政部建築研究所「淨零建築卓越獎」,今年更榮獲高雄市建築經營協會「2025建築園冶獎」、「評審特別獎」,並由評審委員加頒「零碳永續特別獎」,一舉抱回三項殊榮,肯定臺中分署及工程團隊的努力。

臺中分署表示,3座特色公廁與1座休憩平臺皆於2024年整建完成,座落於園區主要遊憩範圍,自啓用以來深獲遊客好評。本屆建築園冶獎以「園冶參零.零碳未來」爲主題,與公廁工程的低碳轉型、效能提升目標不謀而合,不僅強調「低碳」與「創新」,也在自然綠化及藝術美學下,融入八仙山的竹藝形象與山林意象,營造兼具療愈氛圍的場域。

具代表性的設施包括:位於十文溪畔的「浮竹軒」公廁,採竹桁架屋頂設計,外觀宛如漂浮的輕舟,搭配夯土外牆,營造舒適潔淨的半戶外如廁體驗;鄰近的「竹泊」竹藝休憩平臺,則以12公尺大跨距孟宗竹編織棚架構築,遊客可在此聆聽溪流聲、欣賞溪谷景觀、體驗森林療愈。

此外,「迎竹軒」公廁以波浪弧型竹天花與原民圖騰竹編隔屏,透光柔和、通風良好又保有隱私;「沐竹軒」公廁則利用孟宗竹桁架與透光中空板構成半開放屋頂,讓空間充滿自然光線與綠意。

臺中分署強調,這些設計秉持「低碳、自然、創新」原則,既保留山林原貌,也創造休憩與生態體驗並重的環境。除獲獎設施外,八仙山國家森林遊樂區還擁有森林浴步道、親水池、觀瀑平臺等設施,適合健行、賞景與放鬆身心,是體驗森林療愈、享受自然寧靜的最佳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