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屆北京科學嘉年華將落地平谷

本報訊(記者趙婷婷)2025年全國科普月活動期間,第十五屆北京科學嘉年華將於9月在北京市平谷區舉行。作爲本屆科學嘉年華的配套活動之一,首屆中國炒菜機器人大賽日前在平谷拉開帷幕,市民遊客在體驗北京機器人之都科技感的同時,也觸摸了接“地氣”、嘗“鍋氣”、聚“人氣”的機器人文化,共享食品營養谷的“煙火氣”。

平谷區副區長彭石介紹,第十五屆北京科學嘉年華以“科普向未來共築高大尚”爲主題,平谷區圍繞“農業高科技”、“物流大流量”、“休閒新時尚”三大路徑,打造了一批具有區域特色的“科技館之城”科技教育體驗基地,目前已認定市區級基地共35家。爲了給廣大市民提供更優質的科普服務,今年平谷區將和北京青年報、百度地圖、科大訊飛科普研究院、北京科普促進會、首旅旅行合作,聯合開發平谷區科學遊地圖。

科學遊地圖仍將圍繞“高大尚”展開:聚焦農業中關村建設成果,打造“農業高科技”科普主題路線,帶領廣大市民走進農業科技創新園區,近距離感受現代農業科技的魅力;聚焦首都物流高地建設成果,打造“物流大流量”科普主題路線,帶領廣大市民走進智慧城市物流谷,感受通邊達海的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的風采;聚焦世界休閒谷建設成果,打造“休閒新時尚”科普主題路線,帶領廣大市民走進花園城市、萌寵樂園,感受國家森林城市和寵物友好城市的溫度。

“平谷區科學遊路線將在科普月期間正式發佈,屆時大家可以通過官方渠道獲取詳細信息。”彭石介紹,平谷正與中國農業大學合作,建設集科普教育、人才培養、學術研究、科學傳播、成果轉化等於一體的全國最具影響力的昆蟲博物館。昆蟲博物館將通過“一核多點、一蟲多態”的主題發展模式,結合平谷區“一鎮一花卉園、一鎮一寵物園”和高品質休閒綜合體,建成多個點位的昆蟲主題樂園,如螢火蟲谷、鳴蟲谷、蜜蜂園、蝴蝶園等,爲市民提供更豐富的科普休閒新場景。

·現場·

機器人“大廚”比拼炒菜基本功

下料、攪拌、顛鍋……8月22日,首屆中國炒菜機器人大賽在平谷金海湖國際會展中心火熱上演。來自全國各地的30餘支機器人戰隊沿着會場兩側一字排開,化身“大廚”揮勺掌廚,圍繞烹飪操作的精準度、菜品呈現的品質感以及創意研發能力三大維度展開激烈比拼。

隨着食材的香味漸漸散開,很多舉着盤子的觀衆忍不住踮起腳尖向內張望。不到兩分鐘時間,一盤熗炒土豆絲就擺在觀衆面前,大家爭相品嚐後,評價褒貶不一:“熟是熟了,但是味道很一般。”一位大哥邊嘗邊說。一個七八歲的小朋友嘗過後覺得味道還可以,“但跟媽媽炒的土豆絲比起來,還是媽媽做的好吃!”

北青報記者瞭解到,此次比賽設置了“標準菜挑戰賽”和“創意菜挑戰賽”兩大賽制。其中,標準賽以宮保雞丁、魚香肉絲、醋溜土豆絲等國民家常菜爲題,重點檢驗機器人對火候控制、時間把握、料包投放比例等“基本功”的掌握;創意賽則結合平谷大桃、紅薯、娃娃菜等本地特色食材,要求參賽方在限時內完成創作,既考驗機器人的高效運作能力,也鼓勵地方食材與現代烹飪技術的巧妙融合。

“我們的機器人不僅可以滿足八大菜系的烹飪需求,還能在烹飪的同時做到沒有油煙,是大廚的好幫手。”富港萬嘉北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承龍介紹,目前他們的炒菜機器人已經在多家養老院、醫院和香港機場的部分餐廳得到應用,可以根據用戶不同需求製作出不同菜品,“養老院和醫院對菜品油鹽的要求比較高,我們的設備可以在這方面做到精準,同時大大降低了人力成本。”劉承龍介紹,炒菜機器人做出的菜品可以滿足一般的需求,但距離頂級大廚還有差距。

據介紹,首屆中國炒菜機器人大賽是“生鮮智造·標準味來”首都共享中央廚房產業峰會的一部分。峰會現場,“首都共享中央廚房產業聯盟”宣告成立。北青報記者瞭解到,近年來,康安利豐、紫興園、中糧肉食、圃美多、西貝、千喜鶴等51家中央廚房上下游企業已落地平谷,食品產業正逐步成爲平谷支柱產業。

峰會現場還發布了《世界炒菜機器人產業發展報告》,全球首個“世界炒菜機器人展廳”同步落地。該展廳規劃建設炒菜機器人園區,打造集研究、交流、展示、應用於一體的創新平臺,加速傳統廚房智能化改造,助力平谷區打造成爲世界炒菜機器人產業發展示範區、全國中央廚房企業集聚區、首都共享中央廚房產業創新區。

文/本報記者趙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