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期中國國際公務員能力建設項目在滬舉行
中國日報7月14日電(記者 張隕璧)7月14日,第十四期中國國際公務員能力建設項目在上海啓動。中國聯合國協會副會長兼總幹事胡文麗、外交部國際司公使蔣端、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際合作司二級巡視員姜煒、華東政法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肖凱在開幕式上致辭。前常駐聯合國副代表、前駐西班牙兼安道爾大使吳海濤、華東政法大學黨委副書記韓強、上海市教育委員會高教處處長楊頡、國家留學基金管理委員會出國留學選培部副主任楊立國等出席開幕式。
胡文麗表示,今年是聯合國成立80週年。聯合國及其專門機構的建立,爲國際合作提供了平臺,爲全球治理奠定了框架。當前,單邊主義、強權霸凌加劇嚴重衝擊以聯合國爲核心的國際體系和以國際法爲基礎的國際秩序。各國應充分認識到以聯合國爲核心的國際體系是人類進步事業的重要保障,以協調合作爲基石的多邊主義理念是解決全球問題的最佳方案。國際社會要重溫聯合國成立初心,重振真正的多邊主義,推動構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體系。當前,國際組織中的中國籍職員人數、級別與中國大國地位和所作貢獻極不相稱,加快我國國際組織人才培養顯得愈發重要。希望各位學員樹立遠大理想、勇於挺膺擔當、加強能力建設、積極參加實踐,爲推進全球治理貢獻智慧和力量。
蔣端表示,聯合國承載着世界人民對和平發展的殷切期望和不懈追求,變亂交織的世界需要並期待中方爲世界和平擔當、爲共同發展盡責。更多中國優秀人才加入聯合國,有利於世界瞭解中國智慧、傾聽中國聲音、認同中國方案,有助於加強聯合國作用,推動全球治理體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中國國際公務員能力建設項目是我國國際組織人才培養領域的一張“閃亮名片”,培訓內容和形式有很強針對性,希望學員們把握世界大勢,胸懷遠大抱負,堅持腳踏實地,增強鬥爭本領,提升專業素養和綜合能力,爭取早日進入國際公務員隊伍中。
姜煒介紹了我國國際職員具體情況,表示國際組織在全球治理體系變革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國際職員也在其中發揮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國國際職員隊伍總體現狀與我國最大發展中國家、聯合國第二大會費國和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地位極不相稱,一是人數增長不能滿足實際需要,二是級別相對較低,三是結構有待優化。希望更多青年投身國際組織,把實現個人價值與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結合起來,向世界展現中國青年風采。中國國際公務員能力建設項目已成爲品牌,學員們應珍惜機會認真學習,結合實踐學以致用,讓本期項目成爲國際公務員之旅的起點。
肖凱介紹了華東政法大學在國際法領域的歷史底蘊,爲國家法治建設和國際法治實踐作出的重要貢獻,以及新時代在涉外法治人才培養方面所做的開創性探索。他表示本次項目爲學校涉外法治人才培養工作注入了新動力。他希望學員們珍惜此次學習機會,聚焦提升專業能力、語言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國際法律運用能力,掌握國際組織知識、鍛鍊溝通協調技能、培養跨領域合作意識、建立同窗人脈網絡,爲未來職業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中國國際公務員能力建設項目創辦於2011年,旨在爲國家培養國際組織後備人才,爲聯合國等國際組織發展貢獻中國力量。該項目對提高青年對聯合國事務和中國多邊外交政策的認識、助力中國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髮揮了重要作用。
本期項目由中國聯合國協會主辦,外交部國際司、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際合作司支持,華東政法大學承辦。項目爲期八天,國際組織高級官員、多邊領域資深外交官、專家學者、青年導師將爲學員們圍繞國際形勢、中國多邊外交、聯合國熱點問題授課,還將舉行無領導小組英文討論。來自國內外140多所高校和機構約300名學員參加。
來源:中國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