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寒地夏都神經腫瘤論壇:EndoSCell®推動術中熒光顯影技術邁入“細胞熒光”時代
(原標題:第三屆寒地夏都神經腫瘤論壇:EndoSCell®推動術中熒光顯影技術邁入“細胞熒光”時代)
2025年7月17-19日,第三屆寒地夏都神經腫瘤外傷學術論壇暨黑龍江省醫學會神經外科分會第33屆年會在哈爾濱隆重召開,會議由北京慧智精準醫學促進中心和黑龍江省醫學會主辦,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承辦。國內數百位神經腫瘤相關研究領域的專家學者匯聚一堂,共同探討神經外科的前沿進展與未來發展方向。中國首創且全球領先的術中細胞級熒光導引技術EndoSCell®在本次大會重磅亮相,爲神經系統腫瘤手術平衡徹底切除與功能保護帶來了細胞級解決方案。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神經外科滕雷教授發表專題報告
會上,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神經外科滕雷教授發表了題爲《膠質瘤的術中熒光顯影策略與實踐-從“顯微熒光”到“細胞熒光”時代》的報告,深入探討了細胞級熒光導引技術在顱腦腫瘤手術中的臨牀應用價值。有關統計數據顯示,我國顱內腫瘤發病率呈上升趨勢,其中膠質瘤已成爲頭號殺手。膠質瘤是最常見的原發性顱內腫瘤,約佔惡性腦腫瘤的80%,具有增殖力強、侵襲性高、高複發率、高致死致殘率的特點,嚴重威脅患者健康。滕雷教授指出:“直接手術切除是顱內腫瘤基本有效的治療方法,手術的原則是儘可能地切除腫瘤,同時儘量保持周圍腦組織結構與功能的完整。”當前,多模態輔助技術的應用有助於手術切除程度和腫瘤邊界的判定及術中功能的保護,如術中導航、核磁、電生理監測、術中熒光等,但仍然存在諸多未被滿足的需求。
▲膠質瘤手術治療的“兩個最大”原則
滕雷教授重點介紹了術中熒光顯影技術的發展與迭代,指出5-ALA強熒光對術中高級別膠質瘤診斷能力強,但針對弱熒光區域成像質量有待提高,而這往往是腫瘤交界處,如果切除不乾淨很可能導致復發。“當我們在術中懷疑的時候,如果有一項技術可以進行術中快速檢測將會有很大的幫助”滕雷教授表示。如何精準識別腫瘤邊界仍是一個巨大的挑戰,直到細胞級熒光導引技術EndoSCell®的面世,將手術帶入了全新的細胞級精準手術時代。
▲手術技術發展歷史
EndoSCell®作爲全球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用於癌症探查的細胞級熒光導引技術,首次讓外科醫生在術中實時看到了高清、動態、無僞影的腫瘤細胞圖像,應用其對瘤腔的重點區域及可疑區域進行探查,可幫助術者直接肉眼辨別腫瘤細胞,進而做出更明智的手術決策,實現更徹底的切除,減輕患者身體和情感上的負擔。
“目前細胞級熒光導引技術可以在10-20秒內完成單點檢測,而且識圖無需病理醫生,外科醫生經過簡單的培訓學習就能掌握識圖法,該方法通過細胞核密度以及核異型性來進行判斷。這種術中即刻判斷切緣是否陰性的技術,可能會改變未來手術的方式,也有助於加快手術進程。”滕雷教授表示,以往外科醫生切除膠質瘤主要通過顏色、手感、質地、甚至聲音來判別,而要達到這樣的水平至少需要500-1000例手術的經驗積累。EndoSCell®的應用確實是給醫生帶來了很大的方便,也有助於提高患者的全切率和預後。
▲滕雷教授在報告中介紹EndoSCell®識圖法
最後,滕雷教授結合臨牀案例生動展示了該技術的實際應用價值,獲得與會專家高度關注。他總結道:“術中多種輔助技術的結合能夠更好實現腫瘤全切與功能平衡的理念,細胞級熒光導引技術可將手術切除提高至‘細胞級別’,極大地提高了腫瘤全切率和重要腦功能區域的保護程度。”
會議期間,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樑洪生教授、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周鳳剛教授及郭冕教授、哈爾濱市第一醫院屈洋教授等諸多專家蒞臨樹突精密展臺參觀交流,專家們對EndoSCell®的直觀性和易用性表示了認可,並就該技術的創新原理和臨牀應用前景進行了深入交流。專家們普遍認爲,這項中國原創技術有望推動神經外科手術進入精準化、可視化新階段,爲全球腦腫瘤患者帶來福音。
▲諸多專家蒞臨樹突精密展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