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家汽車央企落地!中國長安汽車集團:未來發力飛行汽車、具身智能新賽道

財聯社7月29日訊(記者 劉陽)歷時僅半年後,一家新汽車央企正式落地。

7月29日,中國長安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在重慶掛牌成立。相關資料顯示,這家由原兵器裝備集團分立而來的新央企註冊資本達200億元,擁有117家分子公司(含5家上市公司),資產總額3087億元,業務範圍涵蓋汽車整車及零部件、汽車銷售、金融及物流服務、摩托車業務等,從業人數11萬人,年營業收入規模3400億元。

“至此,我國形成的三大央企汽車集團,將更好助力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加快發展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品牌。”國務院國資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據全國組織機構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數據服務中心官網顯示,中國長安汽車集團有限公司於2025年7月27日正式註冊成立,法定代表人爲朱華榮,註冊地址爲重慶市江北區建新東路260號。

“此次‘新長安集團’的組建,正是國企改革從‘雙百行動’到‘科改示範’戰略在汽車領域的延續。”在業內人士看來,過去,央企汽車集團往往因體制機制僵化錯失市場機遇,而新集團將通過股權多元化改革激活活力——長安科技計劃引入戰略投資者,阿維塔已啓動上市籌備,這些舉措將倒逼企業建立更靈活的決策機制和更有效的激勵制度。“更重要的是,剝開‘新長安集團’的概念外殼,其本質是一場圍繞‘製造強國’戰略的供給側改革。”

2005年,兵裝集團整合旗下長安汽車、江鈴汽車等8家整車企業及20餘家零部件公司,成立中國南方工業汽車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更名爲中國長安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後又更名爲中國長安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其中重慶長安汽車作爲最大的整車資產被納入旗下。2010年後,中國長安逐漸弱化直接管理經營整車,轉向“集團管控+資源協同”模式;重慶長安汽車則聚焦市場化的整車業務。公開信息顯示,中國兵器裝備集團有限公司通過中國長安、南方工業直接和間接共持有長安汽車36.82%的股份。

今年2月,長安汽車的重組序幕悄然拉開。2月9日,長安汽車首次公告稱接到兵器裝備集團通知,後者正與其他國資央企集團籌劃重組事項。翌日,公司進一步披露《關於控股股東擬發生變更的提示性公告》,預示着長安汽車的股權架構將隨兵器裝備集團的重組而調整。6月5日,長安汽車公告,母公司兵器裝備集團收到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通知,經國務院批准,對兵器裝備集團實施分立。其汽車業務分立爲一家獨立中央企業,由國務院國資委履行出資人職責。同時,兵裝集團控股子公司中光學、華強科技、建設工業,以及孫公司湖南天雁、東安動力和長城軍工等六家上市公司亦發佈了相關內容公告。其中,湖南天雁、東安動力爲中國長安子公司,長城軍工爲安徽軍工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子公司。

“分立重組不會對本公司正常生產經營活動構成重大影響。”彼時,長安汽車表示,本次分立後,本公司間接控股股東將變更爲汽車業務分立的中央企業,實際控制人未發生變化。

6月23日晚間,長安汽車發佈公告,接到控股股東通知,其名稱由“中國長安汽車集團有限公司”變更爲“辰致汽車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有關工商變更登記手續已經辦理完成,並取得營業執照。對於"換東家",長安汽車表示,上述工商變更事項不涉及該股東持股數量及持股比例的變動,對公司治理及生產經營活動不構成影響,不會導致公司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發生變化。

最新數據顯示,2025年6月,長安汽車銷量235,098輛,同比增長4.48%;1-6月,長安汽車累計銷量1,355,256輛,同比增長1.59%。其中,新能源汽車銷量451,714輛,同比增長49.05%。

中國長安汽車集團負責人介紹,新央企未來將着力打造智能汽車機器人、飛行汽車、具身智能等新質生產力,探索海陸空立體出行新生態,並加速全球化發展,加快開拓東南亞、中東非洲、中南美洲、歐亞、歐洲五大區域市場。

“參照2024年一汽集團整合經驗,同類改革通常帶來標的公司15-20%的估值提升窗口期。”相關券商研報認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