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買高賣,還是定期投資?只要避免讓股價波動打亂投資常規,你終究會贏
圖/pixabay
作者:丹尼爾.克羅斯比 (Daniel Crosby)
有錢人,真正「與衆不同」的地方
沒有人喜歡平庸。身爲一名需要對兒童進行智商評估的心理學家,對我來說最難的是告訴家長,孩子的智商在正常範圍內。
智商高?太棒了 !我就知道我的小寶貝是個天才。智商低?很合理,我的孩子在學校一直跟不上,至少現在知道問題出在哪裡。但智商正常呢?沒有人想聽這個。事實證明,你面對創造、增加財富的能力時,心理狀態與受測兒童的父母是一樣的,都不想要在正常範圍之內。事實上,大家都想和別人不一樣。
如果你對奧運歷史感興趣,可能記得有一項在當時看來頗爲怪異的新發明。「福斯伯裡跳躍」(Fosbury Flop)問世時引發高度懷疑,但發明它的迪克.福斯伯裡(Fosbury Flop)卻真的利用這項新技術贏得奧運金牌。
參加奧運跳高比賽的選手必須試圖躍過橫杆,愈高愈好。很簡單,對吧?
在發明福斯伯裡跳躍之前,跳高選手都採用傳統的「俯臥式」或「剪刀式」的過杆法,也就是跳躍者面向橫杆,然後將腿跨過橫杆,用上身的力量拉開與橫杆的距離。這是數十年來的正常策略,從未遭到質疑。下定決心要提升自己跳高成績的福斯伯裡想出一個更好的方法。他在跳躍的過程中不面對橫杆,而是背對橫杆,拱起身體,姿勢宛如在空中翻了個奇怪的筋斗。雖然這在當時引來衆人譏諷的目光,甚至受到競爭對手的嘲弄,但他的成績很快將所有的鄙視轉爲敬畏。
爲了即將到來的一九六八年墨西哥城奧運會,福斯伯裡在家中日以繼夜的持續練習他的新招式,其他跳高選手則仍然使用同樣的舊招。在那屆奧運會上,他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怪異性),躍過二百二十四公分的高度,創下世界紀錄,順利贏得金牌。
跳高的世界從那一刻起風雲變色。菁英選手被迫改變他們的跳高方法,一些不久前才嘲笑福斯伯裡的教練也開始教導後起之秀新的過杆方法。時至今日,我們每四年就能在奧運會上看到每個跳高選手都採取福斯伯裡的背越式過杆。
回頭來看,對於熟悉這項運動的人來說,「福斯伯裡跳躍」的發明完全合情合理。但在當時, 很少有跳高選手膽敢違背主流。
以不同的方式思考,尤其是以不同的方式行事,確實會讓人感到不舒服。人類本來就是羣聚動物。我們渴望成爲人羣中的一份子,融入其中。儘管愛好羣聚對我們建立社會關係甚有幫助,但它也是我們創造財富可能遇見的最大障礙之一。
一般人很容易過度消費,依賴舉債,受亂無章法的投資習慣所害,這些都是個人理財領域的常見情況。爲了好好管理你的資金,你有時必須採取﹁福斯伯裡跳躍﹂的思維,就像迪克反擊傳統過竿方法一樣,以異於衆人的方式思考。一開始可能會很痛苦,但往往是取得重大進步的第一步。
根據紐約聯邦儲備銀行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New York) 的資料,截至二○二三年第一季, 美國人的信用卡債務總額將近一兆美元,這是紐約聯邦儲備銀行自一九九九年開始追蹤信用卡債務以來的最高峰。如果這樣算正常,你就應該接受你想當個與衆不同的怪人的渴望。當你的朋友、家人和那些討厭的鄰居炫耀他們的跑車、華麗玩具和新船時,你當然也會覺得自己好像少了什麼。
然而這些奢侈品,尤其是價格高昂的商品,只有在你奠定穩健的儲蓄和投資基礎之後才應該出現。不斷使用信用卡,最後破產,並不能改善你的財務狀況。﹁福斯伯裡跳躍﹂的思考方式是專注於未來的自己,而不是你的熟人和他們擁有的新玩具。
還有什麼會讓你與衆不同?
編列預算。
雖然只有金融書呆子纔會真心喜歡使用試算表和應用程式來追蹤收入和支出,但是爲了讓我們的錢站穩腳跟,編列預算是我們不得不吞下的苦口良藥。二○一八年的一項研究發現,三五%的受訪者會忘記在信用卡款到期前付款。只要追蹤你的現金流入和流出,就能讓你的理財之路走得更好。
在投資界,也能看到人類與生俱來的從衆感。《投資前最重要的事》(A Wealth of Common Sense)作者班.卡爾森(Ben Carlson)在書中提到:「聯準會進行的一項研究⋯⋯調查一九八四年至二○一二年近三十年間,共同基金的資金流入與流出情況。不出所料,他們發現大多數投資者在市場大幅漲價之後將資金投入市場,在遭受虧損之後將資金撤出─完全是一種高買低賣的災難性策略。」
我們可以站在一旁嘲笑這種在股市追高的次等方法,但它卻是大家都很容易上當的陷阱。
在這種情況下,反其道而行其實比你想像的更容易。與其試圖把握市場時機,只想選在低點買進,並在你認爲股票漲得太高時賣出,不如採取更簡單的方法,設立一個定期投資計劃,例如,每兩個星期或每個月買一次,這樣就足以擊敗大多數的投資者。雖然這不是比賽,只要避免讓股價波動打亂你的投資常規,你終究會贏。
本文摘自天下文化《財富的靈魂:行爲金融學家教你洞悉人性的致富心態》
作者:丹尼爾.克羅斯比 (Daniel Crosby)
心理學家和行爲金融專家,致力於協助各組織理解人類心理與市場的交會點。
克羅斯比博士的首部著作《個人基準:整合行爲金融與投資管理》(Personal Benchmark: Integrating Behavioral Finance and Investment Management)曾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書榜。他的第二本著作《行爲投資金律》(The Laws of Wealth,大牌出版)榮獲2017年「公理商業圖書獎」最佳投資書籍,已被翻譯成12種語言。2019年,第三本著作《非理性效應》(The Behavioral Investor,今週刊)也是「公理商業圖書獎」最佳投資書籍,書中全面探討健全財務決策中的神經學、生理學和心理學。
在解讀市場心理之餘,丹尼爾是一位丈夫和三個孩子的父親、聖路易紅雀隊的狂熱粉絲、美國南部的探險家,以及業餘的辣醬製作愛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