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軌巨型星座催化“透明化戰爭”

在悠悠人類歷史長河中,戰爭形態始終處於不斷演變、持續發展之中,每一次戰爭和武裝衝突都帶有鮮明的時代烙印。隨着近年來低軌巨型星座的蓬勃發展和各類前沿技術的耦合,涌現出太空技術顛覆性發展的新趨勢。這將改變傳統戰爭形態,引爆新軍事變革,成爲進入“透明化戰爭時期”的歷史性轉折點。

低軌衛星是指運行在地球低軌道上的人造衛星,通常距離地球表面300至2000公里。其軌道週期較短,約每90到120分鐘繞地球一圈。低軌衛星的發展歷程始於20世紀90年代,以“銥星”“全球星”和“軌道通信”等系統爲代表,開啓了低軌衛星星座的熱潮。2015年後,多個大規模低軌衛星系統相繼推出,如“第二代銥星系統”(Iridium Next)、“一網”(OneWeb)、“星鏈”(Starlink)和“鴻雁星座”等,但真正能夠形成超強能力和巨大想象空間的是低軌巨型星座。該星座計劃由4.2萬顆海量衛星形成,一旦按計劃部署完成,如同橫亙在原有中高軌衛星和地球之間的一張密佈的大網,可影響或切斷對手國家的太空活動。

經初步仿真分析,可嚴重擠壓從地球發射的彈道導彈的發射通道,地面發射的導彈需要闖過“網眼”的時間只有10多秒,嚴重壓縮了安全發射窗口;對部署在相近軌道高度的空間站、航天器等太空資產碰撞率大大增加;巨型星座的海量衛星上搭載的傳感器、激光武器等裝備可對導彈飛行過程的多個階段進行凝視發現、跟蹤、干擾、阻攔和打擊。這種行爲可拓展到導彈在發射準備階段、起飛階段等原來在本土或隱藏地帶發生的可控階段。由於其顯著提升了戰場態勢感知和信息收集的效率,其海量衛星沒有國界限制,隨時過頂,因此可以形成對地球上任意地點的目標全面監視的“天眼”,將對手的一舉一動盡收眼底,戰場將變爲不分晝夜的“全天時、全天候”的透明狀態。

具體而言,低軌巨型星座從以下五個方面催化了透明化戰爭。

一是實現情報即時共享透明。低軌衛星由於其軌道低,能夠提供更高的信號強度和較低的傳輸延遲,通過信息和決策,能夠提供時延低、通量大的信息傳輸鏈路,將豐富和詳細的戰場信息以更快的速度進行傳輸和共享。再通過人工智能等手段對信息進行加工和整理,在提高信息密度的情況下,降低了決策者吸收和提煉關鍵信息的難度,有助於指揮官實時掌握最新戰場情報,更快進行戰術調整,作出決策,提高作戰效率,縮短殺傷鏈閉合時間。

二是實現彈性作戰體系透明。低成本海量衛星使作戰體系的彈性和抗毀能力增強。儘管單一低軌衛星的覆蓋範圍小,但是通過大量低軌衛星的組網後可以用數量來保證其全域全時的覆蓋範圍和時間。即使少量毀損,也不影響整個體系效能,提升了低軌星座體系的抗毀性以及能力的穩定性。進攻方面,低軌巨型星座提供的高精度態勢感知能力使得精確制導武器的使用更爲高效,精確制導武器又多了一個更爲精準的“天網導航”,大力提升精確毀傷能力。防禦方面,以低軌巨型星座爲中樞的作戰平臺可以通過信息共享和協同組網等手段,實現作戰體系中各單元的協同作戰。在複雜多變、多作戰單元節點交織交互的情況下,爲指揮官提供透明可見的“全局作戰態勢圖”,實現指揮官“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戰略部署。

三是實現通信精準透明。由於低軌衛星的軌道高度低,大大降低了通信時延,信號往返時間較短,延遲通常在10至40毫秒之間,遠低於地球同步軌道衛星約600毫秒的延時;提升了攜帶的空間傳感器的分辨率,使其遙感精度可以達到釐米級;信號的收發器距離近,發射器功率集中,信號強度高,天然具備抗干擾的優勢。藉助低軌巨型星座可確保通信系統即便在瞬息萬變的環境中也能保持全面運行,同時爲操作人員提供一種混合通信策略,確保作戰部隊即便在惡劣條件下也能保持通信暢通,降低了可能危及任務執行的通信中斷風險。

四是實現作戰任務單向透明。海量低軌衛星將在地球周圍形成一個衛星互聯網絡,爲傳統互聯網提供了全新選擇。衛星互聯網可以提供全球範圍的低時延寬帶接入,接入速率超過高軌衛星。激光星間鏈路技術的發展極大提升了衛星之間的數據交換能力,使得低軌星座網絡能夠獨立於地面網絡,實現海量數據的“不落地”傳輸。同時,該網絡中的每顆衛星都將攜帶不同的有效載荷,執行各種任務,包括通信、偵察、導航、氣象以及進攻和防禦行動。未來,如果衛星及裝備同有人/無人機、地面裝備互聯互通,可形成精準的“星對人”“星對裝備”“裝備對裝備”之間暢通的新型指揮控制鏈路,具有達成“神兵天降”“傳感器到射手”的快速殺傷鏈閉合的能力,將徹底改變傳統戰場任務準備和響應能力。

五是實現全域威懾透明。低軌巨型星座的加入,將作戰空間延展至多維立體空間,形成了“以天制域,全域融合”的新形態。涉及陸海空天網電以及心理、灰色戰爭等地帶,覆蓋範圍和領域大大拓寬。如透明化作戰不僅可以在真實作戰中實現降維打擊,還可以在心理層面形成類似於“核威懾”的威懾作用,使對手無法隱藏其重要目標和戰略意圖。配以“發現即毀傷”的精確打擊能力,讓對手難以順利形成集結反抗的能力,進而摧毀對手戰鬥意志,以“不戰而屈人之兵”達成預期的政治、經濟和軍事目標。

總之,透明化戰爭通過高度信息化的手段,使一方能夠對另一方實現戰場態勢的單向透明,將改變未來強國博弈的制勝規則。在透明化戰爭中,信息的作用變得至關重要,武器系統的信息化、高精度打擊、作戰耗費比提高、戰爭結果一邊倒等特徵明顯。這種戰爭形態強調消除“戰爭迷霧”,實現對戰場的全面掌握和控制。如果戰爭雙方都具有透明化能力,那麼作戰方式將從過去可以隱蔽物資和作戰行動的“暗謀”方式變爲戰場透明下的“陽謀”方式,制勝規則從打“暗牌”轉變爲打“明牌”的較量,策略也要從看不到牌的“麻將策略”變爲“圍棋策略”。

但是,如果只有單方具有透明化能力,另一方不具備這種能力,則形成的差異將遠遠超過傳統戰場博弈中的強弱對比方式。弱勢一方通過作戰意志、戰法謀略等方式獲勝的可能性將大大減少,“劣勢即敗勢”,透明能力方將具有不對稱的壓倒性優勢。因此,需在戰略、戰術、技術等多個層面快速且深入地對低軌巨型星座的技術和應用方式進行研究和突破,從戰略上爲未來戰爭奪取制勝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