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國資入主光伏企業又添一例,衢州國資拿下光伏新勢力一道新能

行業低谷期,地方國資入主光伏企業的頻次和強度顯著增加。

澎湃新聞注意到,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日前發佈衢州工業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收購一道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權案的《經營者集中簡易案件公示表》。文件披露,衢州工業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衢州工控)下屬子公司與北京睿匯海納科技產業基金(有限公司)簽署協議,衢州工控收購一道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一道新能)17.46%的股份,後擬簽署表決權委託協議取得劉勇及其一致行動人持有的一道新能的表決權。交易前,劉勇持有一道新能29.03%的表決權,單獨控制一道新能源。交易後,衢州工控將持有一道新能不少於34.05%的表決權,單獨控制一道新能。

衢州工控的實控人爲衢州市國資委,浙江衢州也是一道新能的大本營所在地。這意味着,在IPO終止、與寧德時代牽手未果後,光伏新勢力一道新能終迎地方國資入主。

在競爭異常激烈、老牌企業雲集的光伏組件市場,成立於2018年的一道新能近年來快速衝入光伏組件出貨量全球前十,有“光伏黑馬”之稱。其創始人劉勇曾任職於中芯國際,後在晶澳科技、中來股份等多家光伏企業擔任要職。根據第三方諮詢機構InfoLink的統計數據,2024年一道新能成爲全球第九大組件供應商,穩居第二梯隊。

一道新能的快速崛起與其背後三峽系資方的力挺息息相關。其第一大股東北京睿匯海納科技產業基金(有限合夥)由三峽集團旗下三峽資本控股有限責任公司與北京市海淀區國有資產投資經營有限公司發起設立,基金管理人爲江峽鑫泰(北京)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不僅如此,近年來三峽集團是一道新能的最大客戶。

出貨量快速躥升的同時,一道新能揹負着較高的負債率。招股書數據顯示,2021年至2023年,該公司的歸母淨利潤分別約爲-1.47億元、2.03億元和4.60億元。但與同行相比其資產負債率偏高,合併報表資產負債率分別高達87.71%、86.54%和86.89%,流動比率分別爲0.89倍、0.98倍和1.04倍。

在供需嚴重失衡、內卷不斷升級的情形下,去年以來光伏產品越賣越虧,企業集體大失血、直面現金流壓力大考,二線廠商的生存危機被迅速放大。

去年8月,一道新能爲期8個月的IPO進程終止,融資輸血迫在眉睫。與此同時,三峽系要退出一道的傳聞四起:未能成功IPO實現退出、還要持續“輸血”,或是三峽集團考慮退出一道新能的直接催化劑。

去年9月,寧德時代擬收購一道新能的傳聞甚囂塵上,澎湃新聞從多位一道新能內部人士、行業人士及接近寧德時代人士處確認了此事。不過,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羣事後表示對收購光伏企業沒興趣。業內傳聞,雙方在交易價格等細節上存有分歧,導致併購難以爲繼。

與地方國資深度綁定之後,一道新能料將獲得更多資金彈藥及市場資源支持。光伏行業滑向低谷之後,地方國資出手收購或控股光伏企業的現象有增無減。

最近的、也頗具代表性的一例,是鹽城國資馳援光伏電池片龍頭潤陽股份。2024年9月底,鹽城國資江蘇悅達集團有限公司對潤陽股份增資10億元,成爲潤陽股份單一最大股東。而鹽城,是潤陽股份的總部所在地。

多位資深業內人士向澎湃新聞表達過對上述現象的擔憂:地方國資的兜底和直接出手,或將導致此輪光伏大洗牌的產能出清進度大大放緩,拉長行業陣痛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