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採風/鈴蘭通封街散步 重現臺中舊城風華
「鈴蘭通散步納涼會」每年封街舉辦,有各類型市集,還有扮裝遊行。圖/中城再生文化協會提供
臺中舊城區近年隨商業中心轉移而逐漸沒落,中城再生文化協會爲讓舊城重現風華,自2019年起舉辦「鈴蘭通散步納涼會」,結合市集、音樂與遊行,讓歷史街區重新熱鬧起來,去年吸引10萬人造訪,成爲中區年度盛事。
「鈴蘭通」是臺中中山路日治時期舊稱,因街道設有鈴蘭花造型路燈而得名,象徵繁榮與熱鬧。中山路曾是臺中最繁華的商業街,也是城市發展的起點。中城再生文化協會理事長繁運隆指出,舊城區擁有豐富歷史脈絡,希望透過活動讓民衆重新走進街區,感受中區昔日風華。
繁運隆說,今年「鈴蘭通散步納涼會」預計10月25、26日舉行,從去年的9個主題市集擴增爲12個,並保留最受歡迎的扮裝遊行與啤酒節,邀民衆在秋夜裡散步、聽音樂,體驗舊城新活力。
活動舉辦時間選在10月24日前後,紀念1908年縱貫鐵路通車。繁運隆表示,當年臺中火車站啓用後,帶動周邊成爲臺灣重要貨物集散地與商業中心,讓臺中從小聚落髮展爲現今的第二大城,別具意義。
他也坦言,每年最頭痛的仍是經費問題。市府每年補助約10萬元,中央則提供80萬至100萬元,但活動規模不斷擴大,兩天花費動輒3至4百萬元,其餘經費只得向企業與民間募款支應。
繁運隆說,雖然籌辦辛苦,但看到人潮涌回舊城、店家重新開門營業,就覺得一切值得。他希望「鈴蘭通散步納涼會」不只是節慶活動,更成爲串起臺中歷史記憶與文化再生的城市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