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採風/大溪木博館歷史聚落 翻轉老城區觀光樣貌
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館長陳倩慧推動木博館聚落,打造大溪歷史記憶故事廊道。記者曾增勳/攝影
桃園大溪以神桌、傢俱等木藝聞名,市府利用日治時期警察宿舍羣打造木藝生態博物館,不僅再啓歷史建築生機,更深入社區與結合當地生活,成爲推動大溪木藝文化的觀光新引擎。
大溪木博館的成功,館長陳倩慧功不可沒,她從文化局科長任內就參與場館規畫,如今變成12座歷史宿舍博物館聚落,公務生涯與木博館緣分密不可分。
陳倩慧說,警察宿舍羣登錄爲歷史建築之初,曾就文化資產保存議題與居民討論,基於保存大溪木藝及特色產業,大家集思廣益,決定打造「動態的生活博物館」,纔有今天結果。
木博館2015年開幕,起先只有1棟歷史建築,如今有大溪歷史館、鳳飛飛故事館、李騰芳古宅、武德殿等12棟建物,形成聚落,彷彿場館具生命力會繁衍成長,而場館與周邊街道連結也形成古今建築特色兼具的觀光特色,其中木藝生活體驗更是熱門親子活動及吸引觀光魅力。
陳倩慧說,木博館的日式宿舍聚落羣,沿中正公園集中老城區,與周邊和平老街、中央路、新南老街建於清朝,形成不同時代的發展軌跡也形成文化廊道,不僅翻轉大溪老城區景觀樣貌,更是記憶大溪不同時代的發展足跡,是新的景觀和文化廊道,市府許多國際交流都選擇此處辦理,盼這顆觀光新引擎能將大溪推向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