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場“代表通道”:共話科創未來 講述基層故事

“20年前,中國的高端激光加工裝備基本依靠國外進口,就連激光器加固用的螺絲釘,都要從國外花3美元一顆去買。”3月8日,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二場“代表通道”上,全國人大代表,華工科技黨委書記、董事長馬新強表示,正是這顆螺絲釘警醒他,必須走自強奮鬥的道路。

我們日常使用的手機、開的汽車,其中70%的零部件製造與組接都要用到激光。不想長期受制於人,馬新強所在的華工科技多年來在高端激光裝備領域奮起直追。

中國用不到10年時間走過了國外巨頭30多年的產業化歷程,創造了行業領域70多項“中國第一”。“取得這些成績的背後,是我們把科技的命脈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馬新強堅定地說。

“現在我們用43秒就可以完成一輛新能源汽車車身的激光焊接,這也是行業的最快速度。”馬新強表示,中國激光產業已邁入全球第一方陣,但創新是一場沒有終點的長跑。“我們將繼續下苦功、走難路。”

1997年,全國人大代表、小鵬汽車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何小鵬在華南理工大學讀書時,跟同學們一起將宿舍大樓通了教育網。這是當時全國首批整棟通網的宿舍樓,爲當年的他打開了一個全新的互聯網世界。

近30年,中國科技創新快速發展。“我真的相信科技創新可以改變我們的生活。”結合創業經歷,何小鵬表示,一個全球的AI時代正在到來,有兩個變化值得關注:第一,AI會推動自動駕駛甚至無人駕駛加速到來;第二,汽車產業和機器人開始進行融合。

未來,他期待在城市內實現無人駕駛,在城市間看到低空飛行汽車,在工廠和小區能有機器人,讓中國的優質高科技產品儘快走向全球,帶給更多全球消費者。

第二場“代表通道”正好趕上“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在近40分鐘的時間裡,6位全國人大代表在通道上多次提到了對女性的祝福。3位來自基層一線的女代表也在“代表通道”上講述了她們在各自領域的故事。

作爲一名人民教師,如何在教書育人中增強制度自信,一直是全國人大代表、石家莊外國語學校黨總支書記裴紅霞思考的問題和努力方向。

石家莊是全國第一個召開人民代表大會的城市。去年,裴紅霞帶領學生們參觀了石家莊首屆人民代表大會歷史陳列展,向他們講述中國道路、中國製度。

她所在的學校還有一項特色活動,就是將“我愛石家莊”學生社會實踐活動與人大代表建議聯繫起來。2023年,“同學們的調研報告被吸收到了人大代表建議中,並推動相關部門轉化爲便民措施”。裴紅霞介紹,活動開展以來,先後有192份學生社會實踐調研報告在各級人大代表建議中得到吸收和體現。同學們親身感受到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溫度。

“蘆葦蕩、鹽鹼地、土坯房,有女不嫁胡張莊”的說法早已過時。全國人大代表、天津市東麗區華明街道胡張莊村股份經濟合作社黨支部書記楊寶玲“在致富路上帶着鄉親們使勁跑”,逐步找到了打開綠色發展之路的三把“金鑰匙”。如今的胡張莊早已實現考上大學有獎勵、羣衆養老有保障、困難羣體有關懷的目標。

全國人大代表、上海市長寧區虹橋街道榮華第四居民區黨總支書記盛弘已在社區工作14年,她每天都會和夥伴們一起走在社區裡,傾聽羣衆對社區服務的所思所盼。

盛弘分享了兩個小故事。一個是在一次走訪時,有居民詢問她,能不能在市民公園旁邊的綠道兩側開兩扇門,這樣他們出行就不用繞行。對於這個建議,盛弘和同事們在相應的小區開展了民主徵詢,經過多輪討論,最終確定了拆除圍牆、設置人行通道的方案。“我們通過民主的方式解決民生的難題,希望大家成爲民生實事的提出者、參與者和受益者。”

第二個是,此前有外國朋友看到人大代表之家的牆上有盛弘的照片,說“原來中國的全國人大代表就在社區裡啊”,還拿出手機與她合影。有來自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居民在盛弘所在街道生活和工作。“作爲一位全國人大代表,我在對外展示着豐富多彩的中國民主實踐,心裡面感到特別欣慰和自豪。”盛弘說,未來,她也將進一步立足崗位、履職盡責,在辦好老百姓關心的一件件小事實事中爲人民服務。

本報北京3月8日電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