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屆行政院文化獎 吳晟、傅明光、楊麗花獲頒文化獎章
第44屆行政院文化獎今(10)日舉行頒獎典禮,文化部長李遠 (左起)、得獎人吳勝雄(吳晟)、得獎人傅明光、得獎人林麗花(楊麗花)、行政院長卓榮泰、客家委員會主任委員古秀妃合影。(文化部提供)
文化部今(10)日於臺北市中山堂光復廳,舉辦第44屆行政院文化獎頒獎典禮,行政院長卓榮泰親授文化獎章予本屆文化獎得主吳勝雄(吳晟)、傅明光、林麗花(楊麗花),表彰3人在文學、文化資產、傳統藝術領域的卓越成就,並感謝他們透過創作、傳承與親身實踐,啓發當代對於土地與文化的深層認識。
行政院長卓榮泰形容,3位得獎者都是「國家的文化寶藏」,吳晟一手拿筆、一手拿鋤頭,記錄農民生活、鄉土文化,用行動表達對環境、教育及人權種種的重視改革及關懷;傅明光是國家首席文物古蹟的神醫,用一輩子的時間,守護建物的歷史文化風貌,讓下一代能繼續享受文化的美好;而楊麗花,從戲臺唱到國家藝術殿堂,並且帶到國際,可以說是「忠孝節義的民族英雄」。
楊麗花表示,這個獎項很有意義,代表這輩子爲歌仔戲努力打拼很有價值。她也以今年出版的書《如有神在:楊麗花與她的時代》說到,「如有神在」讓她的人生關關難過關關過,在天時地利人和的情況下,讓老天爺點名楊麗花做臺灣的孩子,爲臺灣的歌仔戲打拼」。
楊麗花補充,在20幾歲時,處在臺灣語言文化被看不起的年代,但從一個演員,變成需要帶領一整團演員的團長,到臺視製作歌仔戲,當時戲都還演得不是太好,又要製作、又要帶演員,又要適應舞臺及電視呈現的不同,但是辛苦說不完,還是會爲了歌仔戲付出,不讓此文化在時代潮流中落伍
吳晟表示,每一項小小成就,都是得自於臺灣社會整體的資源,以及很多很多人的助力。他笑稱自己的作品不長銷也不暢銷,更常被太太說「不太有趣」,但是靠着這些作家「保母」的出版,才能讓社會大衆共同閱讀,讓他很急切地想讓大家知道的環境、社會議題,能促使更多人一起加入維護行動。
傅明光提到,一直教導徒弟蓋房子、修古蹟一定要專心、細心、耐心,但是因爲社會環境的不同,現在古蹟修復工程經常由營造廠承包,匠師成爲營造廠的下包,所有修復的過程都在「求便宜、求快」,這樣的情況造成技術很難發揮很好的效果,年輕人也不願意來學,但想趁此次得獎成立「全國傳統匠師工會」照顧全體匠師,並且與政府合作改善工程環境,因爲唯有改善環境,才能讓傳統建築技術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