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振中視訊出席 臺美貿易倡議首會登場 採實體會議

「21世紀臺美貿易倡議」首場會議於美東時間27日登場,除我方主談人政委鄧振中(見圖)因染疫,在墨西哥市以視訊參加。(行政院提供)

「21世紀臺美貿易倡議」首場會議於美東時間27日登場,除我方主談人政委鄧振中因染疫,在墨西哥市以視訊參加,駐美代表處人員與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副代表畢昂琪(Sarah Bianchi)以實體會議進行。行政院經貿辦公室表示,首場會議優先討論架構問題,爲日後談判鋪路。

鄧振中與USTR代表戴琪在5月下旬於亞太經合會(APEC)在曼谷舉行貿易部長會議時,雖曾會晤,但是臺美貿易倡議首場會議,卻是畢昂琪領軍,畢昂琪負責亞洲、非洲、投資事項、紡織業、工業競爭等。未來臺美貿易倡議談判,她應該就是鄧振中的對手。

會議舉行的時間,行政院經貿辦僅證實在「美東時間27日上班時間」。經貿辦強調,會議談判不會僅1次,會一直辦下去,首場會議就是好的開始。會議將輪流在臺灣、美國舉行,如無疫情干擾或其他國際情勢,預計第2場會議將移師臺灣。

臺美貿易倡議共有11項議題,貿易便捷化與中小企業合作共識最大,很可能優先討論。

另外,率團參加「投資美國」峰會的國發會主委龔明鑫,昨晚應邀至綠營在華府的智庫「全球檯灣研究中心」,以「全球供應鏈重組下,臺灣的跨時代合作」爲題,發表演說。

龔明鑫說,陸美貿易戰後,臺商投資由海外轉向臺灣,投資有效壯大臺灣的產業,臺灣也同步前瞻建設、人才培育以及法規與國際接軌等,並積極發展亞洲矽谷物聯網、智慧機械以及生醫等產業,讓產業與美國、德國等先進國家有更好合作連結,不再過度集中中國大陸,能在世界扮演更多角色。

美國在臺協會(AIT)並於昨晚貼出美國商務部新聞稿指出,臺灣環球晶圓(GlobalWafers)選擇在德州謝爾曼市投資設廠。待新廠完工後,在爲美國同類型工廠中,將是最大的一個,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工廠之一,預計將於今年下半年開始動工。這是美國境內首座12吋新矽晶圓廠,可創造1500工作,產量最終達到每月120萬片晶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