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不到228採果潮!國姓草莓遇雨水傷慘重 農友忙清園
國姓草莓受極端氣候影響恐減產,農民期待228採果潮彌補損失,卻遇雨攪局,忙着將受水傷的草莓及爛掉的葉子拔除。(楊靜茹攝)
草莓是南投縣國姓鄉重要的冬季水果,受去年臺風影響,延後栽種,又遇入冬偏暖且多雨,幼苗經常受損死掉,須不斷補植,近期草莓即將上市,期待228採果潮彌補損失,又遇下雨攪局,草莓水傷嚴重,有農民叫不到工清園,直接棄園,國姓鄉長邱美玲找專家前往關切。
國姓草莓農李小姐忙着將受水傷的草莓及爛掉的葉子拔除。(楊靜茹攝)
國姓鄉草莓受到極端氣候影響恐減產,國姓鄉長邱美玲邀臺中區農改場專家藍玄錦等人會勘。(楊靜茹攝)
國姓鄉公所指出,福龜村是鄉內草莓栽種區,主要集中在臺14線、中潭公路兩側,每年入冬草莓成熟,吸引不少遊客來採果,近幾年極端氣候讓草莓栽種日益困難,鄉內栽種面積逐年縮減,從原來10公頃減至5公頃,今年草莓遲遲未上市,主要受年臺風影響,延後栽種,成熟期又遇下雨,草莓恐減產,鄉長邱美玲邀臺中區農改場專家藍玄錦會勘。
草莓農李小姐說,原本10月中旬栽種草莓苗株,受到去年臺風影響,延至11月才栽種,推算首波草莓在元旦左右開採,未料入冬天氣忽冷忽熱,且冬雨不斷,幼苗經常受損死掉,須不斷補植,至少補了2次,期待228採果潮彌補損失,又遇到下雨,草莓水傷嚴重,家中還有人手幫忙清園,產量恐不如預期,有人叫不到工人清園,直接放棄,根本血本無歸。
邱美玲表示,極端氣候讓傳統栽種草莓的方式備受挑戰,近年有農民嘗試搭網室且高架栽培,減少病蟲害,惟該方式也增加不少生產成本,預估國姓草莓因天災恐減產約5成,將通報農業部將草莓列爲農業天然災害現金救助項目,今年下旬草莓即將栽種前,也將邀專家幫農民開班授課,提醒農民提早因應極端氣候所可能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