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最新預測:未來將嚴重飽和的10個專業,別再盲目報考!

高校各類專業過度擴招,就業市場已經無法完全容納各類畢業生。加上如今行業變革速度加快,AI技術逐漸取代部分崗位工作,使得供需平衡已經被徹底打破。

未來我國每年的高校畢業生都會繼續保持在1000萬以上,而經濟速度放緩能提供的崗位也變得更有限,所以未來肯定會有部分大學專業的畢業生出現嚴重飽和。

根據DeepSeek大數據模型預測的數據顯示,一來有10個專業的大學畢業生會出現嚴重飽和,將有可能出現失業風險,今天我們就來具體分析一下這些專業。

新聞傳媒類專業主要是培養記者、編輯和新聞主播等相關人才,目前這些行業崗位正在被人工智能所逐步取代,AI所寫成的稿件,比人工更準確甚至是更快。

原因分析:浙江已經試點數字人取代新聞主播,並且取得零出錯的效果。未來大量新聞主播將會被AI所取代,還有新興媒體將會陸續取代新聞和電視臺,導致崗位供給量減少,該專業畢業生會過度浪費。

我國高校每年招收的會計學專業學生突破10萬人,雖然會計學專業的學生就業範圍很廣,但是這些年也逐漸呈現飽和狀態,如果再繼續擴大規模招生,將會打破供需平衡。

原因分析:根據DeepSeek預測的數據顯示,隨着智能財務系統的逐步成熟,記賬和報稅等基礎工作,90%都會被自動化系統取代,AI技術將打破供需平衡,低端會計崗位會被淘汰,更多需要會計分析師和審計師。

學前教育主要開設在我國的綜合性高校和師範類高校裡面,該專業主要任務就是培養幼兒園教師。隨着我國人口出生率的逐漸變化,該專業畢業生就業形勢變得更嚴峻。

原因分析:2024年中國人口出生人數僅有900餘萬,預計未來還有下降空間,全國每年幼兒園倒閉數量超過10000所,幼兒園教師崗位銳減,導致學前教育專業畢業生嚴重飽和。

臨牀醫學屬於國家一級學科,這裡面有八個細分專業方向。通常醫科大學裡面的兒科學專業都是單獨招生,錄取分數線相對較低,主要是因爲該專業將來做醫生辛苦。

原因分析:隨着我國人口出生率的下降和城鄉結構的變化,大量醫院的兒科都被整合或者淘汰,鄉鎮和農村人口向城市流動,鄉鎮醫院的兒科醫生有失業風險。如今兒科醫生都已經飽和,繼續供給將會嚴重過剩。

如果選擇臨牀醫學其他方向,將來就業局面會截然不同,所以想要學醫的學生,千萬不要以爲兒科學的專業分數低就盲目報考,將來有可能影響到前途。

軟件工程成爲高校吸納高分學生的重要工科專業,最近兩年擴招得非常嚴重用,部分高校招生規模突破2000人,每年像流水線一樣向市場大規模輸送畢業生。

原因分析析:高校嚴重擴招後,如今又迎來AI時代,大量基礎性的代碼都由機器完成,包括前端、網頁設計等崗位都會被陸續取代,互聯網企業崗位供應量減少,而畢業生又在增加,導致軟件工程專業未來競爭會很激烈。

設計學主要包含有平面設計、服飾設計、室內設計、工業設計、遊戲設計等專業方向。如今,這些專業主要由藝術類學生報考,目前的薪資待遇和就業率還相當不錯。

原因分析:根據DeepSeek預測的結果顯示,隨着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將來的AI繪圖,將能滿足各種基本用戶需求,比如平面圖、3D模型等,使得設計類低端崗位被淘汰。

這樣會打破原有的市場供需平衡,導致很多專科或者是普通本科設計類專業的畢業生難以找到合適工作,逐步出現嚴重飽和的局面。

醫學檢驗技術並不屬於醫學專業,畢業生全部都是授予理學學位,無法考取執業醫師證書,畢業生主要就業單位是醫院裡面的檢驗科。這類科室每年招聘的人數少得可憐。

原因分析:醫學檢驗技術專業的畢業生就業渠道單一,抗風險能力較弱,預測未來大部分崗位工作內容會被人工智能所取代,醫院的崗位量進一步下降,使得畢業生嚴重過剩。

建築學曾經是工科裡面的熱門專業,如今已經跌落神壇,包括東南大學和同濟大學等985高校已經將建築學放在提前批招生,大家對於建築學專業的畢業生前景持悲觀態度。

原因分析:基建行業發展速度放緩,已經無法再大規模提供崗位給建築學專業應屆畢業生。如今建築學方面的高級專業人才,即使沒有新人才進來,起碼還能支撐20年。

因此,將來每年增加的建築學專業畢業生,50%都是屬於嚴重飽和,將來都需要轉型到其他行業工作,否則可能會面臨失業風險。

國際貿易和跨境電商的發展,並沒有使得小語種類專業畢業生就業率變高。反而隨着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小語種類專業畢業生的就業率變得越來越低,已經多次被亮紅牌。

原因分析:隨着同聲翻譯技術的突破,還有現在人工智能翻譯的崛起,機器高級語言翻譯已經覆蓋到全球200種語言,翻譯行業受到重大沖擊,小語種專業畢業生出現過度供給,就業競爭力方面甚至不如英語專業畢業生。

法學是文科裡面最熱門的專業,但也是競爭最爲激烈的專業之一,就業情況出現兩極分化。頂尖法學專業畢業生能考進公檢法或律師事務所,薪資待遇相當不錯。沒有通過國家司法考試的學生,有可能面臨失業。

原因分析:我國法學類專業每年的招生規模突破10萬,如今,法律行業整體呈現萎縮狀態,預測未來這種錯配局面會更突出。該行業將會更考驗學歷背景和家庭資源,普通法律人才則會出現嚴重飽和。

未來任何大學專業都有可能出現供過於求,只是以上10個專業表現的最爲明顯,整體的飽和率最高,所以學生們在報考時要慎重,根據實際情況而定。

比如頂尖的學生可以學法學、會計學和軟件工程等,普通學生也可以報考學前教育專業裡面的公費師範生。普通家庭學生就不建議報新聞類、醫學檢驗技術和小語種等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