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挑戰數據中心盈利前景 還等着“米”下鍋的星際之門尷尬了

財聯社2月11日訊(編輯 馬蘭)1月時,美國總統特朗普高調揭幕了一個人工智能計劃——星際之門,在國際上引發廣泛關注。然而,宏偉理想之下,星際之門正在迎來現實的考驗。

這個計劃共耗資5000億美元的人工智能數據中心項目,首先需要解決資金問題。據知情人士透露,作爲牽頭方的軟銀正在研究一種稱爲項目融資的技術,其通常用於融資額巨大的油氣行業,以較少的前期資金來進行長期融資。

兩名消息人士透露,其中一種方案是軟銀及合作伙伴OpenAI、甲骨文以及阿布扎比的投資公司MGX以股權形式出資總成本的約10%,即500億美元,剩下的資金則通過債務市場籌集。

消息指出,軟銀和OpenAI計劃出資額可能都將在150億到250億美元之間,兩家公司將在星際之門享有同等股份,而甲骨文及MGX則持股較少。

然而,1月底中國橫空出世的人工智能模型Deepseek,似乎給星際之門的融資帶去了不小的麻煩。由於低成本開源模型的強勢擠入,數據中心以及人工智能行業被迫進入“內卷”,這意味着相關企業的利潤也將減少,這對急需大量資金支持的星際之門並非好事。

融資面臨考驗

知情人士表示,目前星際之門的擬議融資結構十分複雜。軟銀可能會通過優先股、夾層債務和高級銀行貸款來籌集所需資金。其中,優先股和債務的比例將取決於每個項目簽約的新投資者,這些投資者可能只專注半導體或服務器領域。

分析師指出,項目融資方式目前來看槓桿很高,考慮到債務償還要求,星際之門在最初幾年的資金分配方面難免捉襟見肘。但軟銀可以利用日本的超低利率,且散戶投資者預計將很歡迎這種投資方案,可能會對星際之門有所幫助。

另一方面,軟銀據悉還在接觸更多的大型合作伙伴,而這也可能改變星際之門最終的融資方式。

OpenAI首席財務官Sarah Friar也在博客文章中指出,雖然OpenAI、軟銀、甲骨文和MGX是首批股權投資者,但未來計劃引入更多合作伙伴。

軟銀首席執行官孫正義在上週則與OpenAI的首席執行官奧爾特曼一起會見了日本首相石破茂和韓國三星電子的董事長李在鎔,以爭取對星際之門的支持。

然而,市場的疑慮在於星際之門項目究竟是否“保值”。截至目前,人工智能行業仍未給出一個合理且明確的變現模式,加上Deepseek帶來的廉價模型前景,這讓業界對鉅額投資人工智能建設充滿懷疑。

此外,孫正義的歷史投資戰績也讓市場很難放下心來。在多個項目上孤注一擲並慘敗收場後,投資人擔心孫正義在星際之門上重現“All-in”的豪邁作風。

在高調的官宣之後,星際之門需要找到落地的有效策略,但想要說服市場可能並不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