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驕傲墜落!保時捷電動車3度砍財測 外媒揭4大致命罩門
保時捷電動車大幅調整策略。(圖:shutterstock/達志)
豪華跑車製造商保時捷大幅調整電動車佈局,放棄推出豪華電動SUV的計劃,轉而聚焦內燃機與混合動力車款。美國財經媒體指出,這一轉向爲德國汽車產業帶來不小衝擊。
報導指出,受電動車需求低迷及成本攀升影響,保時捷今年營業利潤縮減18億歐元,保時捷及其母公司福斯汽車也雙雙下調獲利預期。
保時捷自2022年IPO以來,一直將擴大電動車產品線視爲核心戰略。然而,高端電動車市場需求不如預期,加上全球經濟放緩及貿易關稅壓力,業績因此重挫。
而且在大陸市場,本土品牌比亞迪快速崛起,也削弱保時捷的競爭力;在美國,川普政府的關稅政策也進一步加重經營壓力。
保時捷今年已三度下修獲利目標,股價自年初以來累計下跌38.76%,逼近四成。9月初更因跌幅過深,被德國DAX指數成份股中剔除。
伯恩斯坦分析師指出,保時捷過去投入數十億美元發展電動車,但始終未能撼動特斯拉等競爭對手,如今重新調整產品計劃,恐需投入大量時間與資金。
福斯汽車也警告,與保時捷相關的非現金損失約達 30 億歐元,並將今年營業利潤率預期由最高 5% 下修至 2% 至 3%。
在保時捷宣佈停止電動車計劃並大幅下修2025年獲利預期後,週一股價應聲暴跌逾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