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大選的3個小鎮選區 左右歐洲移民政策
德國右派政黨在23日舉行的議會選舉中勝算大。圖爲極右派的另類選擇黨支持者於選前一天集會造勢。(美聯社)
德國巴伐利亞邦薩爾河畔蘭道(Landau an der Isar)、肯普滕(Kempten)、普法爾基爾興(Pfarrkirchen)等小城鎮,說英語人士可能不太熟悉,事實上很多德國人對這些地方也很陌生,但這裡的居民卻可能決定歐洲移民政策的未來,哪一黨能在23日德國大選中於這幾個選區勝出,將決定下屆德國聯邦政府對移民管控是否轉趨嚴厲。
英國電訊報(The Telegraph)22日報導,早在慕尼黑恐怖攻擊發生之前,移民便成爲競選的中心問題。基民黨(CDU)主席梅爾茨(Friedrich Merz)便誓言要對移民採更嚴厲立場,揚棄德國近幾十年奉行的政策。
梅爾茨承認,前總理梅克爾開放邊境政策業已證實爲大災難;基民黨對移民的立場強硬起來,或許與極右另類選擇黨(AfD)的崛起無關,但另類選擇黨在民調中已排第二。梅爾茨極力鞏固基民黨的支持面,讓自己政黨的右派能不繼續失血。
但是,梅爾茨真能激烈改革德國政策嗎?答案要看選後他與哪些政黨合組政府而定。民調顯示基民黨加上它在巴伐利亞邦的盟友基社黨(CSU)取得30%左右的支持,而另類選擇黨20%、社民黨(SPD)、綠黨各在15%左右,而力挺市場的自由民主黨(FDP)、左傾民粹政黨「莎拉·瓦根克內希特聯盟」(BSW)、「左派黨」(the Lef)各取得約5%的支持。
由基民黨、另類選擇黨合組政府,可望在德國聯邦議會(Bundestag)取得穩固多數,肯定對移民採取強硬手段。另類選擇黨公開提倡遞解移民出境,是該黨的奠基石政策。但基民黨與另類選擇黨合組政府的機率幾乎爲零。
近來傳說甚囂塵上,指德國所謂的反極右防火長牆在裂解中,但電訊報認爲,整體而言此說無依據。
目前基民黨與社民黨合組政府的機率,要比它與綠黨來得大,但不管哪種光景,都不會邁出改變移民政策的一步。爲安撫反移民的民意,梅爾茨要推動限制移民的政策,要組成中間偏右聯盟,也就是自由民主黨至少要取得5%選票,留在政府裡,與基民黨共事。
正因如此,巴伐利亞邦那三個城鎮選區極爲重要。德國人選舉時有兩票,一票投選區國會議員,另一票投政黨。若一個政黨並未得票達5%,但仍在該三選區勝出,那5%限制就不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