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成功確認:北溪天然氣管道爆炸案 7嫌來自烏克蘭
連結俄國與歐洲的北溪1號和2號天然管線於2022年9月遭人破壞,圖爲泄露的天然氣涌出海面。(美聯社)
德國司法當局已成功確認所有涉嫌參與2022年9月「北溪」天然氣管道爆炸案的作案小組成員;該小組由七名烏克蘭籍人員組成,其中六人已被德國方面發出國際逮捕令,另有一人在去年年底的烏東戰場中喪生。
據德國「時代週報」援引與「南德意志報」及德國公共廣播聯盟(ARD)的聯合調查報導,該小組由一名船長、一名協調人、一名爆破專家以及四名潛水員組成。協調人被確認爲49歲的烏克蘭公民謝爾蓋·K,他近期在義大利落網,此人被認爲是整個行動的核心策畫者。德國方面已提出引渡請求,義大利預計將在下週決定是否將其引渡至德國。
在潛水員中,一名已死亡的烏克蘭士兵Wsewolod K.尤爲引人關注。資料顯示,2024年之前,他曾在德國巴伐利亞州的維爾德弗萊肯訓練基地接受過德軍提供的軍事訓練。
報導進一步指出,嫌疑人小組可能得到烏克蘭官方渠道的協助,他們通過波蘭進入德國時,持有真實簽發的烏克蘭護照,但其中的姓名爲僞造;更令人關注的是,其中一名嫌疑人在2024年夏季,還利用烏克蘭駐波蘭軍事武官的車輛返回烏克蘭,從而成功躲避德國警方的逮捕。此類細節讓德國檢方愈發懷疑,行動背後不僅是一個「遊擊小組」,而可能存在更高層的組織支持。
「北溪」管道是德國與俄羅斯之間最具象徵性的能源通道,經過波羅的海向德國輸送大量天然氣。2022年2月俄軍入侵烏克蘭後,西方對俄實施嚴厲制裁,俄方也在當年夏季中斷「北溪1」輸氣,而「北溪2」則從未投入運營。在此背景下,2022年9月的爆炸事件,使本就緊張的歐洲能源格局雪上加霜。
另據德新社報導,德國外長瓦德富爾在訪問愛沙尼亞期間對該案最新進展做出謹慎的迴應。記者提問,如果最終發現是烏克蘭當局主導這起破壞行動,會對德烏關係造成何影響?瓦德富爾回答:「作爲法治國家,我們應該等待最終調查結果的出爐。」只有在拿到結果之後,他才能夠做出相應的評估,以及在必要時得出政治結論。
愛沙尼亞外長查赫克納則表示,塔林政府一向強調,連接俄羅斯與歐洲的天然氣管道不符合歐洲安全利益,他呼籲,「經濟上的依賴性,能源領域的依賴性對於歐洲來說是一個大問題,我們必須結束從俄羅斯進口能源」。
俄國工人2019年建設北溪天然氣管線。俄烏戰爭爆發後,俄國停供天然氣加上北溪管線被炸燬,影響德國天然氣供給。(路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