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站即到公司!大安「新豪辦」每坪195萬創社區新高

大安區「首泰信義」20樓以下爲商辦產品。圖/臺灣房屋信義光復旗艦店提供

實價揭露,屋齡三年的臺北市信義安和站捷運共構案「首泰信義」,中樓層於今年4月成交約1.87億元,每坪195萬元,創該社區商辦戶最高單價,由紡織批發業公司購入。

另外,內湖五期重劃區內,完工不到一年的新商辦「國揚洲際企業總部」,3月亦有交易,總價約1.38億元,每坪73萬元,由兩投資公司共同購入。

新商辦吸金力強,臺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進一步統計,2025年上半年臺北屋齡5年內的新型商辦交易,總計有40件,總銷近50億。其中內湖就有16件交易居全市之冠,爲新商辦交易熱區。

交易量最多的商辦,則是「國揚洲際企業總部」,今年已有12筆交易,主要來自於家電代理商恆隆行一口氣砸下10.57億元,包下8筆交易。

至於單價表現最亮眼的商辦,則是大安區「首泰信義」,單價高達195萬元,一戶總價逾億元,成爲近年受矚目的「蛋黃區新豪辦」。而今年單筆總價最高的商辦交易,則爲臺灣人壽以14.7億買下虹典人文科技大樓。

臺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內湖商辦目前新供給多在舊宗段和五期,並以廠辦類型爲主,由於單價較大安區、中山區實惠,且待售戶數相對多,因此吸引大型企業一次入手多戶設立總部。

張旭嵐分析,大安區位於屬於精華商業地段,雖然價格高,不過具備交通優勢,首泰信義、登峰大廈等新商辦,具有近捷運信義安和站與大安站的優勢,鄰近核心商圈與高端客戶羣,不僅能彰顯企業品牌形象,也具備保值性。

第一建經研究中心副理張菱育指出,這些企業購置新型商辦有三大優勢,第一、「硬體規格升級」。像是配備節能系統與智慧建築設施,較符合國際級企業的ESG訴求。

第二、「商辦小宅化」。上半年百坪以上新商辦交易共17筆,30坪以內也有10筆交易、佔3成,並集中在中山和大安區,這些小坪數商辦或事務所,例如「升中山」,總價在3千萬元上下,入手門檻低,吸引自用和投資置產型買方。

第三、「交通便利性」。考量員工上班通勤和客戶洽談需求,企業購入商辦優先考量交通便利性,因此捷運共構、鄰近捷運的商辦出租率高,也往往較受到企業主的喜愛。

張菱育分析,如今臺北市核心精華地段土地釋出稀少,新商辦供給有限,具備地段、硬體與品牌形象優勢的物件,未來價格仍有支撐力,潛力熱區像是內科以及開發中的北士科,吸引科技業、傳統產業汰舊換新,或是資金雄厚的投資人提早進場佈局。

新商辦交易情況 資料來源/臺灣房屋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