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受寒害過半成「空包彈」!農民悲喊:成本都收不回
受寒害影響的稻田,因稻花授粉不良,導致結出的稻穗都挺立沒有垂下,代表內部已成「空包彈」影響收穫。(任義宇攝)
受今年春季寒害影響,讓高雄稻田成「空包彈」影響收穫,讓農民嘆成本都收不回來。(任義宇攝)
立委邱議瑩到大寮區稻田查看農民受災狀況,希望政府多加照顧農民守護臺灣糧食安全。(任義宇攝)
今年春天南部異常寒冷,導致不少農作物收成都受到影響,今(12)日高雄市大寮區種稻農民出面表示,今年4月1波寒流,正好遇到稻子開花季節,影響授粉導致收成大幅下降,原本每分地可收成約1500臺斤,今年最慘恐剩下500斤,嘆成本都收不回來,高雄市農業局表示,目前稻農只要完成種稻申報,即可農業保險進行理賠。
在大寮區種稻1甲子的林姓農民到田邊指着稻田分享,今年稻田在開花季節中,受到4月13日前後一波冷空氣來襲影響,讓正值開花季的稻花授粉不良,結出的稻穗都挺立沒有垂下,代表內部都「空包彈」影響收穫。
林農民說,平時1分地約可收成1500臺斤的稻米,但今年受到「空包彈」影響,僅剩下約700至800臺斤,最慘的一塊田甚至僅有500臺斤,嘆缺水季節都沒那麼嚴重,是種田以來收穫最差的1年。
另有種稻達17甲的大戶農民陳金芝提到,每分地成本達8000元至1萬元,因此每期稻作約要投入200萬元成本,今年收穫狀況差,恐要虧損近百萬元,嘆農民辛苦、又要看天吃飯生活艱苦,希望政府能多幫助農民,讓年輕人願意返鄉守護稻田。
中莊裡里長曾承豐則說,裡內約有800位農民,今年遭遇寒害讓大家都受害慘重,但農業保險每分地僅能理賠約2000元,難以彌補農民損失「連工錢都不夠」,也提到農業保險制度宣傳不夠,很多農民都不知道如何申請,希望政府能多加幫忙照顧老農民。
立委邱議瑩表示,氣候變遷已成農業發展的重大挑戰,政府有關單位必須正視農業第一線的困境,除了要多宣傳目前政府的加強型農保政策外,也要滾動式檢討現有保險與救助機制與理賠金額,希望相關單位農保理賠必須從寬、從速,也說,稻米不是單純的農產品,更是臺灣糧食安全的根本。
高雄市農業局表示,農業局現階段配合農業部推動水稻收入保險,基本型保險保費由政府全額補助,稻農只要申報種稻就能同步納保,各區基準產量減產超過2成,每公頃能理賠2萬元,提醒農民可在受理期間主動投保以保障權益。
農糧署南區分署主任陳士成則說,基本型保險理賠上限是每公頃2萬元,農民可透過投保加強型保險,不僅減產5%即可理賠,還會依照實際減產數量進行理賠,更能貼近實際損失,且在中央、地方政府補助下,高雄農民每分地保費僅約80元上下,會持續宣導鼓勵農民投保分散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