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臺中捲袖當農夫 1500人齊聚潭子開挖馬鈴薯

天氣晴朗,臺中市潭子區農會9日舉行「農民節表彰及搖滾馬鈴薯活動」,近1500位民衆下田「捲袖當農夫」動手挖馬鈴薯,現場人手1袋、滿載而歸。(臺中市政府提供/張妍溱臺中傳真)

天氣晴朗,臺中市潭子區農會9日舉行「農民節表彰及搖滾馬鈴薯活動」,近1500位民衆下田「捲袖當農夫」動手挖馬鈴薯,現場人手1袋、滿載而歸,農業局表示,潭子馬鈴薯口感綿密、營養豐富,爲讓民衆體驗潭子農村田園生活,6年來邀民衆挖馬鈴薯,增加潭子馬鈴薯曝光度。

潭子區農會今年開放東寶倉庫旁的馬鈴薯田讓民衆採挖,許多家長帶着小朋友親自體驗動手挖馬鈴薯,大家在泥土中翻出馬鈴薯,一發現就撿拾並露出開心的笑容,有民衆每年都來參加,經驗老道,徒手挖掘一大袋。

臺中市政府農業局指出,潭子區農作物以水稻、竹筍、馬鈴薯、椪柑等爲主,其中馬鈴薯種植面積約140公頃,年產量約3718公噸。潭子馬鈴薯口感綿密、營養豐富、脂肪含量低,正確烹調就是很好的減肥食物。潭子區農會每年租借約5分地的馬鈴薯田供民衆開挖,現場還有搖滾音樂會,讓大家越挖越有勁。

另外,爲感謝農民長年致力於農業生產、研發及推廣等工作的辛勞,同時舉行農民節表彰大會,透過績優農民的表揚及經驗分享、見賢思齊,改進栽種技術與經營模式,提升生產運銷技術、開拓市場,一同保存傳統農業社會文化及重視農業發展的根本價值,吸引更多青年農民投入農業,促進農村活化。

農業局指出,推廣活動從農村再生、鄉土文化及地產地消的角度出發,將自然好食材、食農教育等關鍵價值融入,以建立潭子在地農業文化品牌基礎。臺灣馬鈴薯冬季裡作一年一產,嚐鮮要快,民衆也在現場選購新鮮馬鈴薯及馬鈴薯面,消費集章還能參加手工醬油DIY及馬鈴薯葉拓標本DIY活動,享受動手挖、動手做的假日親子共融時光。